摘要:调研显示,和同行相比,线上业务占比越高的企业,受疫情冲击越小,长短期的业绩预期都更好。除了组织的在线化,不少CEO对组织能力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观察:“因为平时注意培养高管的1号位意识,疫情中他们能够主动应对,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我做决定。

疫情研判、线上交易、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新冠”疫情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


2月份开始,湖畔大学通过对48位学员的电话访谈和151位学员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疫情影响与企业应对的调查。


我们发现:


线上业务占比越高的企业,受疫情冲击越小;


善用数字化发展在线业务的企业,对未来更有信心;


未来企业将全面在线化,除了业务之外,还要打造数字化组织;


未来企业的危机意识将常态化,不仅取决于CEO个人,还取决于组织的弹性。


以下是我们的5个发现和具体分析:

一、成立5-10年的企业对未来预期更乐观

复工复产、现金流储备和员工安全,是CEO们在疫情期间最关注的三件事。


调研报告显示,151家企业中,一季度业绩下滑的占比75%,但从全年维度看,45%的CEO预测业绩可持平或增长。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从企业年限看,成立5-10年的企业对全年业绩预期相对乐观,51%的企业预测会“增长”或“持平”。成立时间越长的公司,应对疫情的节奏更稳健,能在第一时间召开核心高管会议商议应对方案,做出员工、业务、现金流等方面的统一部署。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二、CEO们更倾向于努力抓住机会,危中求机

调研中,48%的受访者认为,与同行相比自己企业受到的冲击一样或更小,但面对的机遇更大。在“危”和“机”共存的情况下,CEO们更倾向于努力感知机会,不错过危机事件带来的机会点。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比如,即使是在1-2月份的疫情爆发期,作为杭派餐饮连锁代表的“外婆家”仍保持了活力。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说:“我学到的新零售理念,就是‘到家’和‘到店’两条路都要走。我们研发的‘老鸭集’新品,借助数字化外卖平台送到顾客家,生意甚至好过平时。单店厨房4个人加前厅4个人,人均产值能达到七八万。”


疫情期间,位于深圳的智能机器人制造公司“优必选”为政府、医院等紧急研发了各种防疫机器人,守护自己城市的同时,也打开了智能设备商用的更大空间。

三、CEO要快速驱动组织共同应对危机

调研发现,不同阶段的企业CEO,在面对危机时的反应速度也不尽相同。其中,成立10-20年的企业CEO的危机意识最强,52%的CEO即刻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并作出应对部署。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首先我们统计了已经回湖北的员工有300多人,大概占了8%到10%;即使当时还没有公布疫情人传人的细节,我们已经比较紧张了,所以在年前就成立了应急小组,以核心高管为主,我自己做组长,在年前就开始准备物资,包括口罩,体温测量仪,酒精等等。”


此外,CEO的危机意识,要快速转化成组织共识,驱动组织共同应对。绝大多数CEO的应对动作,首先是召开核心高管会议,成立专门应对小组,统一部署。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一位CEO谈到:“我判断这个事情对行业的影响已经从危机变成生死问题,但是我团队的意识明显还不足够,所以必须尽快把严重性在中高层达成共识,并由他们影响到每一位基层员工。当时我们开了管理层的会议,然后逐层进行会议宣贯,把问题的严重性做了深度剖析。我也写了一封内部信,分析了接下来疫情对于消费品行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让全员在疫情防范和公司成本管控措施上达成共识,共渡难关。”

四、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信心越强

调研显示,和同行相比,线上业务占比越高的企业,受疫情冲击越小,长短期的业绩预期都更好。线上业务占比超过50%的企业,只有4%认为自己受疫情冲击超过同行。而善于抓住线上线下整合新机会的企业,则实现了业绩高速增长。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在线社交健身平台Keep,疫情期间邀请健身教练直播授课,让原本无学员可教的健身教练们忙碌了起来。Keep CEO王宁说,疫情让他们意识到这段时期供应链端(健身教练)和需求端(锻炼用户)都憋在家里了,家庭场景的运动解决方案在隔离状态下变成刚需,所以上直播后平台流量比平时提升了数倍。


生鲜外卖平台“每日优鲜”,也在这场疫情中脱颖而出,2月份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约为以往月均收入的300%。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徐正说:“未来中国的企业家将更有意识地为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和保障业务持续性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经营将发挥重要作用。”


线上问诊平台“微医”,1月22日上线医疗服务救助平台,先后集结了全国各地5万多位呼吸科医生到平台上提供在线问诊,大大缓解了实体医院的接诊压力。为此,“微医”对系统进行了10倍扩容,而这有赖于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平台。

五、除了业务,组织也要“数字化”

调研显示,除了关心复工复产、转型升级等问题之外,至少有38%的CEO非常关心“人”的问题,包括“员工及生产安全”、“组织建设”与“团队士气和凝聚力”。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与工业时代有巨大差异,疫情期间最直观的莫过于应对“远程办公”。


多位CEO提到了关于“怎么样让组织彻底常态在线化”的思考。“车和家”的CEO李想表示:“目前我们的工作是可以100%在线的。过去两年投入非常大,做了所有相关在线系统——IT系统、OKR系统、培训系统、会议系统等等。每天早上9点之前,同事们会把一天的工作计划写完。所有的相关部门都是打通的,谁跟谁要去工作,在工作计划产生的时候,对方其实就知道了。这套系统实现了所有工作的数字化。”


除了组织的在线化,不少CEO对组织能力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观察:“因为平时注意培养高管的1号位意识,疫情中他们能够主动应对,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我做决定。”


“以前我只觉得掌声才能够带来凝聚,现在明白跟员工一起共渡难关,产生凝聚力,主人翁精神更容易出来。在大灾大难和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得到了检验。”




湖畔大学CEO调查:善用数字化的企业,“抵抗力”更强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此篇文章文字和图片均从网络转载,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本文资料转载自公众号《湖畔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