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徽一小夥聊着聊着天突然啞了……這種病正在年輕化

29歲的小王(化名)來自安徽

是一名空調安裝工

就在不久前,他和同事正聊着天

突然嘴巴結巴起來

很快竟不會說話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事件回顧

10月26日,小王從杭州市西溪醫院神經內科康復出院,雖然身體已經基本恢復,但回想起這次生病的經歷仍心有餘悸。

小王說,那天,午飯後和工友坐一塊兒聊天,聊着聊着他突然結巴起來,嘴角也變歪了,開始還斷斷續續能說話,可沒幾分鐘,竟變得啞口無言,連聲音都發不出來,只能用手比劃。當時他就慌了,工友看他不對勁,立即帶着他趕到市西溪醫院。

該院神經內科主任邵森通過CT等檢查,考慮是腦梗死,建議立即進行溶栓治療。邵主任說,對於腦梗死患者而言,時間就是大腦,每耽誤一分鐘,腦細胞都以百萬級的數量死亡。不幸中萬幸的是,小王在發病後2小時左右趕到了醫院,在4.5小時的溶栓窗時間內。溶栓治療後,當天晚上,小王就能發出聲音了,雖然口齒還有些含糊不清,而第二天早上,小王就能正常講話了,語音清晰。半個月後小王出院,沒有留下明顯的後遺症。

小王躺在醫院病牀上

才29歲的年紀

小王怎麼會腦梗死呢?

邵主任通過詳細的問診發現,小王原來是一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8年前做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術後不規律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而且沒有定期去醫院複查相關指標。由於人工瓣膜是作爲異物植入體內的,血液與非正常的心血管表面接觸後,啓動了人體凝血反應,導致纖維蛋白與血小板凝塊形成,使血液易在瓣膜及其附近發生凝固形成血栓,血栓栓塞是人工瓣膜置換術後的嚴重併發症。因此,小王很有可能是瓣膜血栓脫落導致的腦梗死。

據邵主任介紹,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腦卒中的一種類型,佔全部腦卒中的80%,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侷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多見於45~70歲的中老年人,但目前該類疾病也在慢慢年輕化。

腦梗死的臨牀表現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爲主。與其關係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風溼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各種原因的脫水、各種動脈炎、休克、血壓下降過快過大等。因此,有此類疾病的人羣或服用特殊藥物的人羣爲腦梗死的高危人羣,需要特別注意。

邵主任告訴記者,早期靜脈溶栓再通是防止缺血性腦組織發生不可逆性損傷、降低致殘率的最理想方法。但溶栓治療有嚴格的時間窗,理想情況是要求發病時間在4.5小時內,時間越長,溶栓治療的副作用越大,療效越差,嚴重時容易引發腦出血等危害患者生命的併發症。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腦梗死病人約90%都沒有在溶栓時間窗內趕到醫院,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迅速識別腦卒中,特別是腦梗死患者,並儘快送醫,意義重大。

10月29日是第十三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題是“戰勝卒中,再立人生”。邵主任呼籲大家重視腦卒中,學會迅速識別,儘快就醫。

以下三個動作中

有任何一個就應警惕腦卒中

1、微笑時面部不對稱,一側不能笑,提示腦卒中,是面癱的標誌。

2、雙手平舉保持10秒鐘,如果10秒鐘內一側肢體突然墜落,提示是肢體偏癱。

3、說一句非常難說的話,這句話對於很多正常人也不太好說,如果說時有困難或者是找不着詞,意味着失語,就是有語言障礙。

來源:新華社、新合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