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中,不仅提升了“颜值”,改造了市场通道、公共厕所、经营摊点等硬件设施,还通过增加蔬菜农残检测批次,增设宣传栏、电子监控等方式,加强了食品安全、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等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占道经营等顽疾,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满足了民之所需、民之所盼,让农贸市场真正大变样,打造了便民、利民、舒适、整洁的购物环境。自“双创”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对中心城区内眉山大市场、启明星市场、学道街市场等14个农贸市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眉山网记者 蹇玮杰 彭林 文/图

市场环境好了,群众喜笑颜开。

“老板,帮我称两条鲤鱼。”“要得,马上就来。”10月21日,在眉山城区宝华寺市场中,市民谢开贤在水产店中购鱼后,走进了蔬菜区买菜。“以前在市场买菜,环境脏不说,还臭气熏天。如今好了,提着环保袋在市场转转,环境很好像逛街一样,很舒心。”

农贸市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曾经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农贸市场就是一个脏乱差的地方,自我市开展“双创”工作以来,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展示眉山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告别“脏乱差” 商户市民齐称赞

宝华寺市场位于眉山中心城区,附近居民多,农产品需求量大,因此该农贸市场一直非常热闹。“原来市场内管理不规范,分区不合理,点杀店就在卤菜店附近,味道大,家禽毛还到处乱放,环境不好,多少对生意有影响。”提起以前的市场,摊主廖天孝说,没办法,为了生计,环境再差也要忍受。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有人管理,环境也好了,干起活来更有劲儿了。现在,走进宝华寺市场,自行车、电动车整齐地摆放在停车线内,水产区、生肉区、蔬菜区等标志非常显眼。市场内商铺错落有致,整洁有序。

发生改变的宝华寺市场不是特例,学道街市场取缔了市场外的临时摊位,全部摊位进市场,过去拥挤的街道变得宽敞、整洁;眉山大市场进行了摊位具体分区,增加了摊位点,让过去混乱不已的市场变得规范,功能分区明显有序……

“现在城区的市场都干净、整洁,就跟逛超市一样舒心。”经常买菜的市民郑淑君表示,现在市场内宽敞明亮,整齐的摊位、统一的牌匾,看上去干净整齐。商品品种齐全,为周边居民购物提供了方便。“以前每次去农贸市场,都让人感觉脏乱差,如果遇到下雨天,雨水混杂着泥土、菜叶,让人没法迈脚。”郑淑君说,“如今,不管下雨还是晴天,随便去哪个市场,里面的摊位都整齐划一,地面也清扫得很干净,‘双创’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真的很好。”

市场提档升级 让“菜篮子”更舒心

“现在,市场里面的公共厕所很干净,体验感同过去相比大不一样了。”从新区大市场公共厕所出来的摊主王则贵说,如今,市场内不仅规范了摊位,还增添了公益残疾人摊位,监控、检验等硬件设施的完善,得到了商贩和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自“双创”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对中心城区内眉山大市场、启明星市场、学道街市场等14个农贸市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菜篮虽小,连着民心”。在此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中,不仅提升了“颜值”,改造了市场通道、公共厕所、经营摊点等硬件设施,还通过增加蔬菜农残检测批次,增设宣传栏、电子监控等方式,加强了食品安全、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等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占道经营等顽疾,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满足了民之所需、民之所盼,让农贸市场真正大变样,打造了便民、利民、舒适、整洁的购物环境。如今,走进眉山城区任何一个农贸市场,都是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市民购买蔬菜更加放心,也更加舒心。

“农贸市场改造必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不仅需要加强市场常态化管理力度,还要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对市场管理的建议、监督中,提升群众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市双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是眉山“双创”工作的“全面提质年”,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只有把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做到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创建工作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