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失業潮來襲、巴菲特減持航空股,新一輪拋售潮近在咫尺?

由隔離措施造成的經濟“休克”對衆多行業遭遇衝擊,巴菲特減持航空股背後多家航企遭遇困境,美股或再次面臨考驗。

在美國國會通過2萬億美元刺激法案的利好因素逐步消散後,美股在動盪中迎來了過去四周中的第三根周陰線,成交量環比萎縮了近30%,反映出投資者謹慎心態。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日20時51分(北京時間5日8時51分),全球確診病例突破120萬例。疫情的傳播在美國依然沒有出現拐點,而政府採取的嚴厲隔離措施和商業活動陷入停滯對經濟的衝擊正逐步顯現,製造業和服務業陷入萎縮,失業潮開始湧現,市場或將面臨新一輪的考驗。

經濟數據惡化巴菲特減持航空股

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正隨着數據更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供應鏈中斷和需求下滑衝擊着製造商,美國3月Markit和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雙雙陷入萎縮,分項指標顯示,新訂單、就業、企業信心指數均出現斷崖式下跌。各州推出的“居家令”讓酒店、餐飲等服務業遭受重大打擊,3月Markit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指數逼近歷史低位。

就業市場明顯惡化,3日美國勞工部公佈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上月美國減少就業崗位70.1萬,結束了2010年11月以來連續就業增長的紀錄。失業率由2月的50年低點3.5%升至4.4%,創2017年8月以來新高。由於數據採集滯後性,實際情況更爲糟糕,美國最新初請失業金人數已經升至664.8萬,近兩週累計近千萬,相當於總勞動力的6%。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沃特森(James Watson)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共衛生事件結束了美國就業市場的紀錄,“很遺憾這還沒有結束,預計初請人數高峯可能在未來幾周成爲新常態,疫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可能在4月進一步上升,預計本輪疫情造成的失業人數將超過2000萬,從而將失業率推高至12%,甚至更高。”

機構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期愈加悲觀,摩根士丹利3日下調了對美國經濟的預估,將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降幅從30%上調至38%,稱未來複蘇步伐將比此前預期更慢,因爲陷入衰退的程度更深。2020年美國GDP將萎縮5.5%,創1946年以來最低水平。

沃特森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政府及美聯儲的刺激政策是必要的,但對短期內的經濟惡化甚至衰退作用有限,現在美國經濟停擺是全面性的,實際衝擊較以往更爲嚴峻。他預計美國GDP將在二季度出現20%下滑,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病毒的影響將更加劇烈而迅速。

航空業也是本次疫情的“重災區”,“股神”巴菲特也選擇了暫時減倉以規避風險。

據美國證監會(SEC)3日披露的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以22.96~26.04美元/股的價格區間內出售了達美航空1299萬股的股票,市值約3.14億美元,還以31.38~33.97美元/股的價格區間出售了230萬股的美國西南航空的股票,市值約7400萬美元。

在美國國會此前通過的刺激法案中,航空公司將獲得250億美元的援助,確保在9月30日之前不出現裁員的情況。包括美國航空、達美航空、美聯航、西南航空和捷藍航空在內的多家航企已經提交了申請,但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爲行業前景蒙上陰影,美聯航總裁柯比(Scott Kirby)上月27日在致員工信中寫道,預計市場需求將至少在數月內保持低迷,並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美聯航稱,3月每天經濟損失爲1億美元,計劃在5月份進行更大規模的產能削減。

達美航空首席執行官巴斯蒂安(Ed Bastian)3日在致公司員工的備忘錄中稱,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將出現90%的下降,這在歷史上“前所未有”。

備忘錄顯示,公司80%以上的航班計劃被取消,目前每天損失超過6000萬美元,現在根本不知道病毒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被遏制,客戶需要多久重啓飛行計劃,雖然申請了政府援助,但依然沒有看到“底部”在哪裏。目前達美航空已經有3萬名員工開始休無薪假。

新一輪拋售潮會來嗎

經歷了3月中下旬的恐慌下跌,美股近期波動明顯有所緩和,芝商所CBOE)恐慌指數(VIX)已經從高位下跌超40%。投資者依然在密切關注可能出臺的更多刺激政策,這些預期可能平緩拋售壓力。

美聯儲上週再次推出兩項“新政”,緩和國債市場流動性壓力,通過爲外國和國際貨幣當局設立臨時回購協議安排,允許將美國國債從美聯儲換取美元,通過放寬對大型銀行的槓桿率規定,鼓勵金融機構向家庭和企業放貸。

自3月2日首次緊急降息以來,美聯儲已經向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通過多項工具從一級、二級市場買入商業票據、抵押貸款和企業債券。截至4月1日,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達到創紀錄的5.81萬億美元,僅用了三週時間就增加了1.6萬億美元。8日美聯儲將公佈3月政策會議紀要,可密切關注FOMC委員對經濟前景的預期,考慮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的表態,FOMC手中依然握有政策空間。

新一輪政府刺激計劃也可能成爲潛在利多因素,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提出2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以刺激搖搖欲墜的經濟。這項提議得到了民主黨人的積極回應,國會兩黨領導人已經對此展開初步磋商和討論。然而刺激計劃背後的預算赤字“爆表”風險可能成爲計劃獲得通過的一大風險和障礙。

對於短期走勢,BK asset management市場策略師施羅斯博格(Boris Schlossberg)認爲壓力猶存。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受到疫情的影響,美國消費者信心開始出現波動,這無疑爲經濟敲響了警鐘。避險情緒依然高漲,美元指數受到買盤支持,重返100大關,反映出資金謹慎的一面。

未來數據持續惡化的預期可能成爲美股進一步下跌的催化劑,施羅斯伯格表示,3月非農就業報告遠不及市場預期,這是危險的信號,然而最糟糕的還在後面,在疫情沒有得到控制、經濟數據企穩前,股指將繼續探底。

瑞銀認爲,從目前的市場環境看“拋售疲勞”可能已經出現,因爲投資者們對漸進式的壞消息的反應已不再像前幾周那樣瘋狂。但由於熊市中常見的投降式拋售並未出現,現在對美股不宜過於樂觀。

高盛資管全球投資組合管理聯席主管斯韋爾(Mike Swell)則認爲,過度關注數據表現沒有太大的必要,“現在重要的是瞭解疫情的發展及經濟衰退的程度,這些將推動政策制定者採取行動,單一數據的信息有限,只有當全球經濟重新開放,市場纔會迎來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