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金庸的武俠小說,沒有他爲我們創造一個精彩紛呈的江湖世界,我們該有多麼無聊。很多人會討論金庸配不配得上文學大師,配不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至少在中國,金庸先生已經被認爲是文學大師了,在20世紀中國文學60家的前十名中金庸先生排第六。至於說諾貝爾文學獎,就算有人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也不能說他就是大師,我認爲比起一個獎項,比起某一部作品,個人對社會的影響力和貢獻更重要。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格局龐大,涉及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宗教,人文地理,文學詩詞,民俗,甚至是奇門遁術,這是獨屬於中國人的文學瑰寶,也是我們身爲中國人莫大的幸福。而他創作的14部小說彼此又是有一定聯繫的。若是要將他的小說翻譯成其他國家的文字,根本是不可能再還原那獨有的武俠味道,也自然無法讀懂他的江湖世界,又怎麼放在世界的文壇上評價呢。

先生算不算得上文壇大師,配不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我不關心。我只知道,如果沒有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我們的生活會失去很多色彩,會單調了很多。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金庸小說的影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行各業,都能從他的小說中得到一些感悟,啓發。

中國的影視娛樂業就得大大地感謝金庸先生,港臺和大陸將他的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已經不知道有多少版本了。可以說金庸先生的小說爲影視創作者們提供了多麼寶貴的影視素材。每次有新的翻拍版本出來,就會有各種版本的比較,那些快要被人淡忘的明星們又有出現在公衆視野的機會,是不是也得感謝金庸先生。

自媒體者更得感謝金庸先生,很多自媒體從業者就是將金庸先生的小說作爲自己創作源泉。有研究紅學的,也有研究金學的。光是一本《射鵰英雄傳》就能源源不斷地挖出很多內容寫。小說背後的歷史探祕,小說人物的真實身份探祕,小說中涉及到的一些地理位置考證。更不用說有14本小說了。還有想做自媒體,不管是寫文章,做短視頻,不知道創作什麼,不如試着研讀一下金庸先生的小說,說不定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

光是圍繞金庸小說的各項排名的文章就見過太多,一千個人讀金庸就會有一千種不同的想法,所以從來不會有一個標準答案,這也正是讓很多醉心研究小說的人着迷的地方。有小說十大最厲害的功夫排名,武功最厲害的十大高手排名,所有小說中最適合當丈夫的人排名,所有女主中最適合當妻子的人排名,顏值最高的十位美女排名。包括研究每一種武功招式的命名,每個人物名字的來歷,每一道美食的命名,數不勝數。

小說中也有不少讓人覺得神祕的人物被大家猜來猜去,還有金庸先生自己也多次修改了一些小說的情節或是人物結局,這也讓人議來議去。比如神祕的黃衫女子到底是什麼背景,那個掃地僧的功夫究竟厲害到什麼結局,楊過最後是和誰在一起了,楊過到底愛沒愛過郭芙,哪幾個女子的身上有金庸初戀夏夢的影子,哪一個人物又隱射了金庸的表哥徐志摩。看,這些都是金庸先生的小說帶給我們的樂趣。

金庸先生的小說算不算得上名著?有人拿《紅樓夢》做比較,這一部鉅著裏那麼多人物,那麼多女孩子,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很鮮明,飽滿。即使很多人只是寥寥幾筆帶過,甚至只是從其他人物的口中帶過幾句,這個人物性格特徵就躍然紙上。而最主要的人物,金陵十二釵,副十二釵,又副十二釵,她們每個人物形象更加豐富,都能再單令再寫一本小說。

金庸先生的小說裏呢,就說一部《射鵰》,這裏面的每個人物都塑造的很成功,也完全能單獨再寫一部小說,這也給了很多人想象的空間。就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王重陽,周伯通,在小說中爲他們的人物命運埋下了很多伏筆,顯得非常厚重,而不是一個單薄的人物。所以一部優秀的小說,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你會覺得這些人物非常真實,非常想要再深入瞭解。

所以,金庸先生的小說跟《紅樓夢》文學地位自然無法相比,但是在人物描寫上還是有很多精彩獨到之處。很多細心的讀者反覆研讀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小說,從中也發現了很多的漏洞,甚至是很明顯的錯誤。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研究《紅樓夢》,既有學者也有普通人,大家深深熱愛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也有很多人研究金庸先生的小說,每個年代,每個歷史背景,每個地理位置都去考證一番,也說明了大家對金庸小說的熱愛。人們可以爲偉大的文學作品深深着迷,也可以爲通俗的武俠小說着迷,這也說明兩者之間一定有一些共通之處。

一流的文學,一定有悲憫之心,有家國天下的情懷。金庸先生的小說有兩句綱領性的話,“俠之大者,爲國爲民!”“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正是對這種情懷的完美詮釋。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也說過,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是寫給成人的童話。是啊,他給了我們一個可以快樂想象的世界,我們看到了江湖快意恩仇,看到了武林世界的恩怨,也看到了英雄少女,兒女情長。我們總是爲那些人物的結局揪着心,不希望楊過等小龍女那麼久,不希望小師妹慘死,不想看到張無忌總是拖泥帶水,爭論陳靈素和袁紫衣誰更好,爭論郭芙和郭襄誰更勇敢。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也像一面鏡子,照進了我們的現實世界。大家一定熟悉這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江湖中人,不希望自己也有些俠義之氣呢。

感謝金庸先生,您打造了一個江湖世界,讓我們的生活多了很多樂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