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網的消息,近日,一架埃及從俄羅斯採購的米格29M在進行飛行訓練時墜毀。這架飛機是埃及於2015年和俄羅斯簽下合同購買的50架米格29M中的一架,2017年纔到貨;結果,簽了合同不到五年時間,這飛機就摔了一架,着實令人尷尬。實際上,米格29系列戰機出現故障與事故並不少見,但是交貨如此短的時間內還能墜毀,確實罕見。

實際上,中國當年差點也買了米格29戰鬥機,但是在詳細瞭解了它的性能參數後,採購團認爲這款戰機不適合中國,因爲作戰半徑太短了,不能適應中國的國土防空需求;經歷了一系列的博弈,包括酒桌上的博弈後,採購團終於見到了性能更加強大,作戰半徑更長的蘇27。

雖然一架蘇27的價格相當於三架米格29,但是採購團還是放棄了數量上的誘惑,選擇了質量;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對的。中國購入的蘇27系列戰機,出事故的大多是因爲老化,而不是自身的缺陷,光這一點就比米格29好了。

那爲什麼米格29容易出事呢?這要從它的氣動特點說起。爲了保證中近距離戰鬥中的靈活性,米格29採用的是靜不安定式佈局,飛行員如果操縱得當可以在亞音速範圍內擁有極爲優良的機動性;然而,話就壞在這裏。由於並沒有採用電傳飛控,飛機對飛控系統的控制反應遲鈍,而且缺乏自動配平系統,需要飛行員花費精力在操控上,導致飛行員難以及時調整飛行姿態以應對發生的意外情況。

飛控並不是米格29的唯一缺點,視野不佳也是很致命的。根據試飛過米格29的美國入侵者中隊飛行員的說法,“mig29飛行員觀察6點鐘方向(即正背後)非常困難.它的座艙後沿太高了.他們經常在格鬥中丟失目標方位(由於視界小)。”另外,米格29的操縱界面非常複雜,飛行員必須耗費相當一部分經歷跟那些按鈕和操縱桿較勁,以保持對飛機的操控。

它的實戰記錄,特別是跟su27對戰時的壓倒性劣勢,也奠定了米格29今後不良的名聲。1998年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衝突期間,厄立特里亞空軍的4架米格-29被埃塞俄比亞空軍的蘇-27戰鬥機擊落;如果之前的戰敗還能以體系問題爲藉口,這一次的失敗說明的是在性能上的絕對落後。還好中國當年買的是蘇27,不然中國空軍可能會面臨與一些購買這些俄製米格戰機小國相同的問題了:是不是要退貨加錢買蘇27?

作爲米格29的深度改進型,米格29M其實已經改正了原有的大部分缺點,已經成爲真正比較成熟的四代半戰機;然而,這次事故原因說起來也正好對應俄羅斯的軟肋——電子系統不行,因爲此次事故是優於這架飛機的飛控系統故障,無法響應飛行員的操控。在三餘度電傳操控系統這方面,俄羅斯確實落後了一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