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2歲多時的一次燙傷,甘孜的藏族女孩箏箏(化名)出現上下瞼瘢痕性瞼外翻畸形:左眼閉不上,每晚痛得難以入睡;而因爲隨時會流淚,她不得不每幾秒鐘就擦拭一次。平時箏箏也總是戴着一頂長的毛線帽,左側儘量下拉以遮住眼睛。

  今年箏箏17歲了,她的舅舅帶她來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5個多小時的手術,醫生取箏箏手臂上的皮,植到了其眼瞼部。“這是一期手術,讓眼睛能閉上,半年後還要看她是否需要二期手術,讓眼睛睜得開。”

  手術後的幾晚,箏箏睡得很好。躺在病牀上,對於到來的陌生人她不時露出笑臉。

  十多年左眼閉不上 藏族姑娘來蓉求醫

  10月下旬,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醫生李蓓遇到了一位來自甘孜縣的患者箏箏。“是個藏族小姑娘,”她印象裏,箏箏的左眼被拉下來的毛線帽子擋住,每隔約5秒鐘,她還要擦拭一下左眼。李蓓向記者展示了箏箏檢查時的照片,照片上箏箏的左眼睜得異常大,眼裏呈現紅白狀。李蓓告訴記者,箏箏被診斷爲瞼瘢痕性瞼外翻畸形。

  “因爲瘢痕收縮,她的左眼是無法閉合的。”李蓓告訴記者,這樣眼睛就無法受到保護。“紅白狀是眼睛創傷後新生血管修復,長入了角膜,致角膜不透明。”李蓓打比方:好像透明玻璃成了毛玻璃。而箏箏的左眼視力,因此也只是“有光感”。另一方面,眼瞼外翻使得眼淚無法正常儲存和流出,只能不停從眼眶流出來。

  舅舅和他的朋友羅榮旦增陪着箏箏一起來的醫院。“她小時候大約2歲多的時候,落到火爐上被燙傷了,當時沒有怎麼治療。”他們向記者說道。之後的十多年裏,因爲左眼閉不上,白天晚上眼淚都特別多,“睡覺睡不好,晚上也要經常擦淚。”

  “按照公曆算,她今年17歲了。”羅榮旦增告訴記者,此前也去其他醫院諮詢過,他的朋友推薦了現在的醫院,上週他們就帶着箏箏來看病了。

  手術5個多小時 取手臂皮膚移植眼瞼

  30日上午,箏箏的手術開始。“手術並不簡單。”李蓓告訴記者。她介紹了手術方案:切掉瘢痕,復位瞼緣,接着從身體其他部分取皮植到眼瞼上。

  “越接近左眼位置的皮膚,植的效果越好。”李蓓表示,因爲是大面積取皮,耳後和鎖骨上區位置不能滿足,“選擇的是左上臂內側。”取皮區域最長處七八釐米,寬約三四釐米。取下後再修剪成大小合適的兩塊——“植片如果大了,一來太鬆不美觀,二來會因爲供血不足而壞死;如果小了,存活後會因收縮再次引起瘢痕性瞼外翻。”

  縫合並打包紗布後,5個多小時的手術結束。11月4日,李蓓告訴記者,目前箏箏的恢復情況良好。

  “這次是一期手術,目的是讓箏箏的眼睛能閉得上。”李蓓表示,半年後還要檢查箏箏是否需要二期手術——讓眼睛睜得開,“要檢查她的提上瞼肌是否具有功能,如果有或者部分殘留,則可以修復;如果完全喪失,則只能以額肌替代其功能。”李蓓估計,箏箏大概率需要接受二期手術。

  手術後幾晚:睡得很好

  3日下午,記者在病房內見到了箏箏。手術後的幾晚,她睡得很好。躺在病牀上,箏箏的左眼部和左臂上都還纏着紗布。記者通過羅榮旦增與她交流時,她不時還要笑出來。“以前她都不好意思見陌生人,總要戴帽子,拉下來擋住左邊眼睛。”羅榮旦增說道。

  在李蓓看來,這次手術不僅是爲了美觀,也是爲之後可能的角膜移植提供了基礎。眼睛好了以後,對以後的生活有什麼想法嗎?面對羅榮旦增轉述的記者的提問,箏箏始終沒說話,咬着手裏的紙巾,漸漸右邊臉上有了淚痕。

  紅星新聞記者 彭亮 實習生 張芳

  攝影 張直

  編輯 敬玲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