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 ***評論員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國持續暴發。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4日13時1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10萬例,累計死亡逾5.8萬例。尚未徹底擺脫疫情困擾的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開展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向疫情嚴重國家提供急需的防護物資,努力爲全球抗疫盡心出力。不過,有一些質疑中國防疫物品質量的聲音,近期不斷出現。

3月26日,西班牙《國家報》發文稱從中國採購的一批病毒檢測試劑盒,檢測結果符合率僅有30%。3月28日,荷蘭衛生部發表聲明:收到130萬片中國製KN95口罩,經測試其防護級別不符合歐盟FFP2標準;首批60萬片已分發到各地醫院的口罩全數回收。

先拒絕再解禁,美國對待中國口罩爲何如此糾結?想借標準問題打壓中國製造,國民不買賬

3月28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推出新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將中國的KN95口罩從可以替代美國N95口罩的名單中刪除。

一石激起千層浪,短時間內接連曝出的負面消息,引發了部分西方媒體對“中國製造”的新一輪口誅筆伐。

不可否認,一小部分中國產的防疫物資,比如口罩,的確存在質量問題。在中國疫情暴發之初,國內醫療防護用品急缺,不少企業“跨界”轉產口罩等物資,爲潛在的質量問題多多少少埋下了隱患;更有不法商販意圖渾水摸魚,撈上一把,非法制售假冒僞劣產品。對此,中國政府一直以高度的責任感嚴格排查、嚴厲打擊。尤其針對外銷產品,中國商務部還公佈了合格的供貨商名單。而西班牙媒體報道中提到的深圳市易瑞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恰恰不在中國商務部向西班牙提供符合資格認證的12家供應商名單之列。此後,隨着事實真相的進一步廓清,西班牙《世界報》等媒體3月26日報道稱,這起事件源於西班牙衛生部門失職,買錯了產品。

先拒絕再解禁,美國對待中國口罩爲何如此糾結?想借標準問題打壓中國製造,國民不買賬

荷蘭的“問題口罩”事件同樣發生了反轉。在4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對此回應稱,根據中方有關部門初步調查瞭解,那批口罩是荷蘭代理商自己採購的,中方企業發貨前已明確告知荷方這批口罩是非醫用口罩,出口報關手續也是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履行的。

兩起原本因溝通和操作問題導致的誤會,卻在個別西方媒體的惡意炒作下有了“餘音繞樑”的味道:就在上述事件發生前幾天,有西方學者借媒體發聲,污稱中國產品“攜帶病毒”,呼籲抵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借極端個例甚至“突發奇想”,給“中國製造”扣上“有毒”、“不合格”的帽子,其實是西方社會中某些人對中國疑懼政治心病的現實投射。病竈之深,病情之頑固,一遇風吹草動,就會上演“杯弓蛇影”、“指鹿爲馬”的戲碼。

與之相比,美國FDA的一系列操作就更像是“迷惑行爲大賞”。先是在3月28日,FDA將原本在緊急授權名單之中的中國產KN95口罩拿掉。美國媒體“VICE”報道稱,中國是世界口罩生產大國,儘管中國認證標準的KN95防護等級與美國N95一樣,但KN95卻不能在美國醫院使用。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 News更是質疑其背後有“政治動機”,並稱公衆、進口行業專家都要求FDA爲KN95口罩進口掃清道路。其後在4月2日,該機構一名官員又告訴Buzzfeed News,由於美國個人防護裝備短缺,他們不禁止進口中國的KN95口罩。

先拒絕再解禁,美國對待中國口罩爲何如此糾結?想借標準問題打壓中國製造,國民不買賬

前恭後倨,倨而又恭,美國政治精英們面對“中國製造”時複雜矛盾的心理可見一斑。在特朗普政府內部,鷹派政客一直把對華“脫鉤”當成念茲在茲的“夙願”。在全人類共同面對的疫情面前,這種執念卻絲毫不見消減:疫情剛剛在中國暴發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稱疫情“有利於製造業迴歸美國”;疫情在美國暴發之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卻稱,白宮正準備一項總統行政令,將醫療供應鏈從中國等國家轉回美國。只不過,在當前美國口罩產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貿然“脫鉤”有百害而無一利,這種將政治算計置於國民生命健康安全之上的行徑,實在有違民意,所以纔出現了朝令夕改的奇景。

世衛組織曾反覆強調,戰勝疫情需要全球團結一心,立刻共同採取行動。戴着厚厚的有色眼鏡,別有用心地將“中國製造”“劣質化”、“有毒”化,只會破壞聯合抗疫的大局,猶如自斷其臂、作繭自縛,於國於民有害無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