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裝電梯費用怎麼分攤

自10月25日濰坊市首部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在坊子一小區投入使用後,不少市民對於電梯費用如何進行分攤、建設時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等特別關注。

清平花園小區加裝的電梯吸引了居民前來瞧新鮮。

費用

不少已建成或正在建的,基本按“4321”模式收費

所謂的“4321”模式是6樓承擔全部費用的40%,5樓承擔30%,4樓承擔20%,3樓承擔10%,1樓和2樓不承擔任何費用。

不僅是濰城區,高新區等地新加裝的多層住宅電梯費用同樣是按照樓層來分攤。

整個濰坊市僅加裝電梯維保有限公司便預訂出了38部電梯,其中正在施工的有9部,像高新區百惠熱力公司小區、高新區城建局宿舍、福海花園、春華苑、北海花園等多個小區都是按照“4321”模式。

此外,坊子區、奎文區幾個即將加裝多層住宅電梯小區同樣打算按照“4321”模式收費。

協調

業主得有人牽頭,各部門聯合請來電梯公司競標

電梯建成後會採用刷卡乘坐的方式,這樣就不存在低樓層的住戶隨意乘坐電梯到其他樓層的問題,高樓層的住戶使用時對電梯的損耗大,分攤的費用自然要高。

此外,物業辦、街辦、居委會等各部門也是合力進行協調,消除居民疑惑。濰城區物業辦的工作人員,首先他們聯合轄區街辦、居委會等請來了12家電梯公司進行競標,各家電梯公司根據自己的優勢讓業主選擇。其次,居民們還會到電梯公司進行考察,這樣的“招標模式”會讓業主更加上心,建成的電梯也能真正公開透明。

政策

安一部電梯共需40萬元,業主可申請提取公積金

對於增設電梯所需的資金問題,就目前已增設的電梯來看,6層住宅加裝1部電梯包括土建工程、電梯安裝、管線遷改及監測等間接費用,需40萬元左右。增設電梯所需資金通過業主自籌解決,由業主按照一定的分攤比例共同出資,分攤比例由業主協商決定。

此外,有住房公積金的業主所增設的電梯符合《濰坊市中心城區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管理暫行辦法》且在實施期內經審批增設的,可以在電梯使用註冊登記之日起12個月內申請提取一次房屋產權所有人及其配偶的住房公積金,申請金額不得超過個人實際承擔費用(扣除補貼後)。

對於濰坊市目前的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安裝情況,截至目前,市區大約有18個小區中的60個單元已完成相關業主意見統一、手續辦理,53部已開工建設的電梯中,有14部電梯正在辦理相關驗收手續。另有1部電梯已竣工投入使用。

老樓裏裝電梯,到底難在哪,又有哪些解決的辦法呢?

安裝電梯,能否得到大多數住戶的同意纔是關鍵。實際操作中,統一居民意見這項工作開展起來十分困難。

在小區討論加裝電梯的會議中,稍高樓層的住戶都希望可以加裝電梯,方便生活,但是低層住戶考慮到採光、噪音等因素,往往不同意不支持。

低層住戶考慮到採光、噪音等因素,往往不同意不支持裝電梯。

三層以上的住戶按什麼比例攤錢這事,也是目前談不攏的問題之一。

其實,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出臺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有補助,然而,在一些地方,這項工作還僅僅停留在鼓勵層面。

與此同時,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涉及到房管、國土、建設、規劃、消防、供電等多個部門,一些地方在審批、監管、驗收等方面還沒有形成規範的流程,需要裝電梯的小區居民也不清楚應當向哪裏申請。

而更重要的是,由於老舊小區大多年代久遠、產權不明、規劃缺失,加裝電梯很有可能影響房屋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樊平認爲,老樓加裝電梯要提速,關鍵在於尋找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靠政府託底,靠市場託舉。

樊平: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不要限於已有的思路,要遵循解決問題時候各方利益有進有退、有分寸、有協調方式,這樣的話,我覺得柔性處理起來,這樣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還有一個就是這個問題,採取市場化的運作,高層定位、設計、管理,包括人員總體的規劃,還是要政府出面,要用創新的方式,協調的方式,用公共管理加市場化的方式,去解決。

來源 濰坊電視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