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宜昌,国土面积2万1千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辖5县3市5区。这里,三峡大坝,巍然耸立;这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这里,岁月静好,商旅如织;这里,是值得一生托付的“平安之城”。智慧城市、平安创建重要内容,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财政投入数亿元建设资金,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各项重点工程按图施工、按时推进。

宜昌市扎牢环省市、环中心城区治安防控圈,对治安站点卡口视频监控设施进行低照度、全高清、全共享改造,全市治安卡口形成了优势互补、网网相联、环环相扣的立体化防控网。

推动238个已建小区向“智慧平安小区”升级,未建小区纳入规划、住建验收,智能采集进出小区的所有人员、车辆信息,有效实现对高危人群和违法犯罪人员的预防预警,群众安全感全面提升。

严密“要素管控”

以“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集中采集为契机,强力开展信息采集大会战,实现了信息资源动态更新、服务管控。

以“物联网”思维新建社会治安防控子系统,散装汽油、物流寄递、车站码头、旅店业等行业场所,实现“实名登记”全覆盖。

创新民爆物品 “一全三化”安全监管新机制受到公安部高度肯定,在宜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

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动车被盗难题,宜昌自主研发新型电动车智能芯片,实行“人车合一、电子标签” 管理,做到了“人、车、轨迹”联动追查并实时推送。

2018年推广以来,城区电动车被盗发案环比下降45%,创造了3分钟破案的新速度。

宜昌全域构建起“7秒快速出警、点位处置1分钟、圈格处置3分钟、区域协防5分钟”应急处置防控圈。

擦亮“网格化”服务管理名片

“格格”从这里走出,叫响全国,贡献了新时代社会综合治理的“宜昌智慧”。

全市城乡划分网格11000余个(宜昌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平均每400人对应一名专职网格员动态收录治安要素信息、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片警”下沉农村社区,与网格化管理无缝对接,成为“保一方平安”的中坚力量。实施基层派出所标准化改造、城乡警务站“六站合一”,全面提升群众见警率。

“雪亮工程”建设品牌

紧盯“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目标,延伸视频监控最长触角。全市安装高清监控探头18万个,建成市、县、所三级视频监控平台,顺利完成全国“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建设任务,成为中期检查验收三个免检城市之一。

实现住建、教育、交通、环保、城管等政府职能部门图像信息共享。

依托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宜昌市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全市“一感两度”测评多年连续位居湖北省市州首位宜昌进入全国最安全的城市行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