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宜昌,國土面積2萬1千平方公里,總人口415萬,轄5縣3市5區。這裏,三峽大壩,巍然聳立;這裏,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這裏,歲月靜好,商旅如織;這裏,是值得一生託付的“平安之城”。智慧城市、平安創建重要內容,爲人民羣衆安居樂業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財政投入數億元建設資金,從人力、物力、財力上保障各項重點工程按圖施工、按時推進。

宜昌市扎牢環省市、環中心城區治安防控圈,對治安站點卡口視頻監控設施進行低照度、全高清、全共享改造,全市治安卡口形成了優勢互補、網網相聯、環環相扣的立體化防控網。

推動238個已建小區向“智慧平安小區”升級,未建小區納入規劃、住建驗收,智能採集進出小區的所有人員、車輛信息,有效實現對高危人羣和違法犯罪人員的預防預警,羣衆安全感全面提升。

嚴密“要素管控”

以“一標三實”基礎信息集中採集爲契機,強力開展信息採集大會戰,實現了信息資源動態更新、服務管控。

以“物聯網”思維新建社會治安防控子系統,散裝汽油、物流寄遞、車站碼頭、旅店業等行業場所,實現“實名登記”全覆蓋。

創新民爆物品 “一全三化”安全監管新機制受到公安部高度肯定,在宜召開現場會向全國推廣。

針對羣衆深惡痛絕的電動車被盜難題,宜昌自主研發新型電動車智能芯片,實行“人車合一、電子標籤” 管理,做到了“人、車、軌跡”聯動追查並實時推送。

2018年推廣以來,城區電動車被盜發案環比下降45%,創造了3分鐘破案的新速度。

宜昌全域構建起“7秒快速出警、點位處置1分鐘、圈格處置3分鐘、區域協防5分鐘”應急處置防控圈。

擦亮“網格化”服務管理名片

“格格”從這裏走出,叫響全國,貢獻了新時代社會綜合治理的“宜昌智慧”。

全市城鄉劃分網格11000餘個(宜昌實現了網格化管理服務全覆蓋),平均每400人對應一名專職網格員動態收錄治安要素信息、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片警”下沉農村社區,與網格化管理無縫對接,成爲“保一方平安”的中堅力量。實施基層派出所標準化改造、城鄉警務站“六站合一”,全面提升羣衆見警率。

“雪亮工程”建設品牌

緊盯“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目標,延伸視頻監控最長觸角。全市安裝高清監控探頭18萬個,建成市、縣、所三級視頻監控平臺,順利完成全國“雪亮工程”示範城市建設任務,成爲中期檢查驗收三個免檢城市之一。

實現住建、教育、交通、環保、城管等政府職能部門圖像信息共享。

依託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宜昌市連續兩次榮獲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全市“一感兩度”測評多年連續位居湖北省市州首位宜昌進入全國最安全的城市行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