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要因爲孩子拆東西就責怪他們,應該陪同他們再一起把東西裝回去。家裏很多東西都被拆的“體無完膚”其實孩子喜歡拆東西,父母應該高興纔對。

在我們老家經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這樣的話:“孩子越聰明越難帶”這並沒有在說好帶的孩子都不聰明。他的意思就是比較聰明的孩子小時候會更調皮搗蛋,相對來說會更難帶些。

面對家裏的“拆家機器”,父母是喜是憂?

家裏面有一個比二哈還能拆家的小傢伙毛毛,這孩子在家裏基本上什麼都拆,沒有他不拆的。之前老公在家裏修理車子零件的時候買了很多小配件,打算組裝,開始的時候僅3歲的毛毛就在旁邊急着比劃,也想去試試好不好玩,不過他老爸肯定不想讓小孩亂動自己的東西,毛毛只能在一旁看。

過了幾天後,毛毛他爸去工作了,毛毛在屋裏玩,我在廚房做飯,一切都很平靜,不過過了一會兒發現不對勁,這麼安靜,肯定有問題。於是我立即去屋裏,就看到毛毛把他爸前幾天裝的零件全給拆了,我人都傻了!

那些零件我也不懂怎麼裝的,我只好再問毛毛能不能裝回來,我也不想看他捱打,結果他也只能裝個大概。他爸回來後上去就要打,不過被他奶奶攔住了,“你不知道這孩子很聰明嘛,還捨得打,東西壞了不就壞了。”他爸轉念一想也對,這小子這麼大一點就能拆這種零件,還能裝個差不多。然後他爸就教他怎麼裝,最後毛毛真的裝好了。

這些比較皮的孩子在大人的眼光看來確實是該打,不聽話,一點也不老實。但是我們從孩子的角度看的話就會發現孩子完全是聰明纔會做出這些我們看起來很怪異的行爲。

1、“拆遷大隊隊長”

我覺得和毛毛這樣的熊孩子還有很多很多。在家裏面沒有不能拆的東西,無論是啥東西都要拿到手上玩弄玩弄,簡直比二哈還讓人頭疼。許多爸媽也對此很是苦惱。家裏很多東西都被拆的“體無完膚”其實孩子喜歡拆東西,父母應該高興纔對。

第一,這能體現出孩子很有探索的慾望,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

第二,拆東西的時候又能考驗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

與此同時,家長們要做的就是鼓勵孩子多動手,多用腦。不要因爲孩子拆東西就責怪他們,應該陪同他們再一起把東西裝回去。這樣家裏的東西就不會少了還能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

2、“多動症患者”

每次過年的時候走親戚,到了老人家裏往往也會有很多小孩子去,非常熱鬧。看着那些小孩一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跑來跑去,一點兒也不嫌累。好不容易停了一會會兒,又立馬衝出去和小夥伴們繼續玩耍了。這些小孩子們是真活潑,不知道的還以爲有多動症呢。

我們應該清楚“好動”和“多動症”是兩回事,好動的孩子往往很有精神,精力充沛,而且腦子也會特別好使,思維跳躍性大,很有探索精神,愛冒險。因爲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老是在想什麼東西好玩?什麼東西更好玩?家長跟着固然很累,但只要保證他們都安全就行了,就讓他們“多動”吧!

3、擡槓最在行

朋友就經常和我講她家孩子跟個復讀機一樣,小嘴叭叭叭說個不停,一直碎碎念,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十萬個爲什麼》每天都有不同的問題,而且一個接一個。比如:我從哪兒來的?你怎麼比我高?我爲什麼不能飛?之類的。要是回答不了就會被纏上,很是折磨人。

孩子一直問問題是因爲他們的小腦袋在思考問題,你回答了一個問題以後,他就會繼續想其他有關的問題,從而產生一系列的聯想。這樣的孩子想像力會十分豐富,探索能力也是很突出。雖然這樣的寶寶的確很難纏,但是還是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多些耐心,爲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去提升自己。

孩子越聰明越不好帶,這種說法你認同嗎?俗話說得好,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那你家的娃又有哪些讓你頭疼的地方呢,不如一起分享你的有趣故事!想知道更多育兒問題請關注我們!如果您覺得喜歡文章請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