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穆舜英後來回憶說:“那時候樓蘭古國的遺址已經被精確定位了,然而對於古樓蘭國的考古發掘工作卻一直沒有開始。然而,1980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穆舜英在新疆發現的距今已有3800年曆史的樓蘭美女,卻讓這個小小的古國,立即聞名於世。

在新疆天山山脈以南,崑崙山脈以北,塔克拉瑪干沙漠以東,有一片“死亡之海”,名叫羅布泊。這裏在上千年前,湖水清澈,山花爛漫,如今卻已成隔壁,生靈凋落,成爲新疆境內除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外,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之一。1980年, 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彭加木先生在這裏考察,不幸走失,很快死於極端乾燥炎熱的氣候,然而在兩千多年前,這裏卻擁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名字:樓蘭。


《漢書-西域傳》載:“鄯善國,本名樓蘭,……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一萬四千一百。”根據《漢書》所載,漢朝時期,這裏有一千五百多戶人家,生活着一萬人左右,可見樓蘭地區只是一個小國。然而,1980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穆舜英在新疆發現的距今已有3800年曆史的樓蘭美女,卻讓這個小小的古國,立即聞名於世。


1980年,穆舜英率領新疆博物館考古隊隊員,前往南疆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穆舜英後來回憶說:“那時候樓蘭古國的遺址已經被精確定位了,然而對於古樓蘭國的考古發掘工作卻一直沒有開始。二十世紀初期,一些英國考古學者進入新疆,對這一地區進行了考古發掘,帶走了一些寶貴的文物,那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點事情。”


穆舜英帶領團隊來到古樓蘭國遺址處,在已探明的墓葬羣地區進行探槽試點挖掘。“西域古國的建制有許多共同特點,樓蘭古國都城也是如此。都城主體分爲三個部分,人類居住區,寺廟區以及墓葬區,分別對應着人、神、鬼三者。”穆舜英在發掘日記中寫道,“由於古國已經消失一千多年,內部建築又以土木結構爲主體,故而地上部分已經毫無存留,我們的工作重點,就在地下。這裏氣候乾燥,反而有利於保存文物。”


然而,穆舜英團隊在墓葬區沒有什麼太大收穫,卻在一個古樓蘭國當年的土臺裏,發現了樓蘭美女。這一發現公佈後,立即轟動世界。從史料記載看,古樓蘭國誕生於公元前二世紀,通過同位素定年分析可知,樓蘭美女生活在距今3800年前,即公元前十八世紀左右,這一發現直接將新疆地區的文明歷史向前追溯了十六個世紀,意義非常重大。


古樓蘭國在歷史上始終被匈奴欺辱,因此與周邊的西域古國始終保持着緊密聯繫。《史記》載:“匈奴於公元前117年入侵樓蘭,樓蘭國向北方車師國求援。車師國都城在交河,距匈奴更近,威脅更重。脣亡齒寒之際,車師國出軍南下,馳援樓蘭,匈奴卻分軍向北,突然出現在車師國都城交河城下。”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當時的西域古國都是這類小國,全國人口總數也不過萬餘人,其中能夠直接用來行軍作戰的更是少數。


匈奴人卻不同,佔據着塞外漠北的廣大土地,人口衆多,資源豐富,漢朝與之交戰尚且不能佔到便宜,更不要說西域小國了,所以這些西域國家往往比較團結。樓蘭美女出土後,許多研究機構立即對她進行各種測定。樓蘭美女身高1.55米,還通過基因組測序,得知其生前血型爲O型。在這些基礎測定完畢後,日本主動提出希望通過現代計算機技術,復原樓蘭美女原貌。


復原工作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樓蘭美女的面部進行大數據分析掃描,另一方面通過提取的DNA得出其遺傳信息,然後與現代人進行比對,再通過遺傳學進行反推。復原工作結束後,樓蘭美女的真面貌問世,驚豔四方。從其面相可以看出,樓蘭美女與現在典型的中東阿拉伯人面相十分相像。由此可知,早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女性的身高就已經可以達到將近一米六,而樣貌也早已進化到與今天沒有太大差別的地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