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州,黄巢将满城的阿拉伯、伊朗商人杀了个精光。虽然黄巢的行径非常残暴,却从实际上为广州人报了121年前被阿拉伯、伊朗人屠城的耻辱,而黄巢这次行动也拔除了威胁中国长达121年的祸患。

公元661年,也就是唐高宗显庆六年,大唐王朝在广州创设市舶使,其职责主要为“诸蕃舶至,尽有其税”。意思是说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派专官充任。这让广州得到了腾飞的机会,此时在全国拥有交州、广州,两大海外贸易港。而广州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时间,成为中国第一大海外贸易港口。

在唐朝著名诗人、宰相张九龄的诗作《开大庾岭路记》记载了广州的地理优势:

“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而在《旧唐书•王方庆传》曾这样记载:“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如此发达,自然吸引了一大帮阿拉伯商人来广州贸易。众所周知,早在公元3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就从海路东来,与中国开展贸易。

发展到了唐朝,广州就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了。那时候,在广州就有藩坊的说法。所谓藩坊,就是专门用来管理和接待外国人。

要说人口,此时的广州拥有外国人就有20万人之众,而远在西北的大唐王朝首都长安也就30万人,可见广州城外国人之多。

然而,如此庞大的阿拉伯人却给广州城带来了灾难。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朝将领安禄山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不过,此时唐玄宗李隆基昏庸无道,让安禄山、史思明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

而这次事变让久居在广州的阿拉伯商人看到了机会。于是,在公元758年,一群被大唐帝国允许居住在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趁着安史之乱开始掠夺广州城,一时间血流成河。在《资治通鉴》中曾这样记载这段历史:

“癸巳(758年),广州奏大食国、波斯国兵众攻城,刺史韦利见弃城而遁。”

意思是说,趁着安史之乱,久居在广州的阿拉伯人、伊朗人围困广州城,刺史韦利抛弃城池,逃跑,于是,阿拉伯人、伊朗人进入广州城,抢劫仓库,焚烧房屋,死伤者不计其数,嘴周乘船从海上逃走。

让广州城深受屈辱。然而,此时的大唐王朝,经历过连年大战,国库已经空虚,急需贸易恢复经济,因此,唐朝对阿拉伯人、伊朗人不得不笑脸相迎。对他们犯下的过错,没有丝毫惩罚的意思,而这段历史,也成为了唐朝最屈辱的时刻。

这件事对广州人来说一直耿耿于怀。在121年后,终于一雪前耻。而让广州人摆脱屈辱的这个人,正是杀人如麻,有着号称“杀人八百万”的黄巢。话说,黄巢落榜后,继承盐帮首领的祖业。此时,恰逢关东发生大旱,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起义。3年后,也就是公元878年,王仙芝去世,众人推举黄巢为主,继续开始起义。

黄巢率兵攻克婺州,转战衢州,又进攻建州,进入福州,并于公元879年九月翻越五岭,攻陷桂管,兵围广州。

围攻广州后,黄巢像往常一样,往往是残暴嗜血,开始了屠城之旅。在广州,黄巢将满城的阿拉伯、伊朗商人杀了个精光。

据阿拉伯人苏莱曼的《苏莱曼东游记》记载,黄巢的这次屠杀,对阿拉伯商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城里做买卖而被杀死的回教徒、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马士德(Mazdeens)教徒,共有十二万人。”

对此,同时代的阿拉伯人哈桑描述如下:“城破之后,城里的居民都被杀害了。当时在城里做买卖被杀死的回教徒,犹太教徒等共12万人,中国人不算在内。黄巢还把桑树都砍伐了,因此唐朝的丝绸开始一蹶不振。”

虽然黄巢的行径非常残暴,却从实际上为广州人报了121年前被阿拉伯、伊朗人屠城的耻辱,而黄巢这次行动也拔除了威胁中国长达121年的祸患。

这算是一件好事,然而还有一件坏事,就是“黄巢还把桑树都砍伐了,因此唐朝的丝绸开始一蹶不振。”对此,作者苏莱曼哀叹道:“中国对外的尤其是对阿拉伯的丝绸出口事业,就跟着玩了。”

话说,黄巢占据广州城后,“欲据南海之地,永为巢穴”,请求朝廷任命他为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使。然而,朝廷不同意,理由就是“南海市舶利不罚,贼得到更富,而国家财用屈。”

黄巢见到诏书后,大骂执政当局,把广州作为反抗唐朝统治的根据地,然而对于黄巢来说,却流年不利,在公元879年这一年,从春天到夏天,广州流行传染病,黄巢军中很多将士都染上了疫病,死者30-40%。黄巢见在广州难以持久,于是决定杀回中原地区。

同年10月,黄巢率军离开广州,向西北进发。

黄巢走后,大唐王朝陷入藩镇割据局面,广州完全被地方藩镇所控制。从此,广州的海外贸易变得不可能了。直到了百余年后,宋朝时候,广州再次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参考文献:

【《苏莱曼东游记》、《新唐书•黄巢传》、《册府元龟•卷三百三十六 》、《新唐书•逆臣下》、《中国印度见闻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