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坡古村背依筆架山,面臨楠溪江,它是浙江最美的鄉村之一。蒼坡的建築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濃縮,它的建築理念源自“文房四寶”。

蒼坡古村大門

這牌樓式樣的門叫車門,也就是村子的大門。此門始建於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全由木料構築而成,六層斗拱沒有用一枚釘子,屋頂爲重檐懸山式結構,顯得端莊古樸。在封建時代,這種代表着權利與身份的大門是不可以隨隨便便建造的,只有噹噹地出現一定級別的官員後,才能由皇帝下詔賜建。凡是經過這裏的人要懂得過車門的規矩,文官必須下轎,武官一定下馬。

村口的照壁

蒼坡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雖經近千年的滄桑風雨,卻舊顏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築的寨牆、路道、住宅、亭榭、祠廟、水池以及古柏等,處處顯示出濃郁的古意。

從圖上看三個山頭組成了“筆架”,池塘北有一條“筆街”直衝“筆架”。而這蓮花池(西池),是文房四寶的“硯”。 蒼坡古村有二個池塘這方池子在村子的西側,叫西池,呈長方形,東西長80米,南北寬35米。方方正正,狀如硯臺,所以也就是硯池了。

在亭子下面的石條就是意爲“墨” ,看這條墨右側已磨掉點了。街北都是佈局嚴謹整齊的民居大宅,宅外又有方正的圍牆,圍牆外就縱橫的街巷相連,區分清楚,層次分明。猶如一幅方格子的大紙。

這是大戲臺,平時是村民文化娛樂的場所,每到祭祀先祖、重大節日之時,這裏熱鬧非凡,經常連夜演戲。

義學祠門樓義學祠已成爲南宋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葉適的紀念館。

望兄亭的精緻在楠溪江沿岸的古亭中是少有的,特別是披檐,曲形的弧度放足,檐角飛翹,十分輕柔。於是兄弟倆商定在蒼坡村和方巷村各建一座亭閣,在亭子裏掛上燈籠。每當探望分手後,見到對方亭中燈籠亮燈,就知道對方已平安到家,兄弟倆才各自安然收燈回家歇息。

仁濟廟這座三面環水的帶有宮廷風格的古建築就是著名的“仁濟廟”。仁濟廟檐角微翹,屋檐面稍呈弧形,屋脊線條平緩卻充滿張力,象是要展翅起飛,舒展大方,特別優美,避免了一般廟宇建築通常所透射出來的肅穆。現在仁濟廟已被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