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你能想象年過八旬的老人,

深夜伏在電腦桌前敲擊鍵盤的場景嗎?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這並非隨口瞎說

咱們餘杭就有一位老爺爺

時常午夜鐘聲響起時

他的房間依然燈火通明

手指敲擊鍵盤的聲音此起彼伏~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他是誰?

他又在幹什麼?

老人名叫祝一帆,

1994年從餘杭區交通運輸局退休後,

開始着手編纂餘杭區交通志

至今已經完成了兩部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從1979年2月,進入區交通運輸局工作

祝爺爺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

餘杭交通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104國道

今天,小余兒收到了一封祝爺爺的來信

信裏,他與我們講述了餘杭交通40年的變遷

一起來看看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祝爺爺的一封來信

一條條大道,東銜平原、西入山巒、連通天塹,縱橫多聯之間,餘杭現代化的綜合交通網絡日臻完善,構築起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回想起我1979年2月進交通局時,餘杭境內交通基礎設施猶如一張白紙,只有滬杭鐵路一條、過境國、省道七條。平原水鄉的縣鄉公路和上等級的村道爲“零”。 航道有京杭運河、苕溪等,但大部分彎多狹窄、河道不暢。那時,人們出行全靠走路。後來,政府採取“民辦公助”政策辦交通,取得明顯成績。然而,公路“三多二少”( 路面破損多、斷頭路多、危橋多;等級公路少、鄉村道路少)現象依然存在。衆人便說“汽車跳、餘杭到”、“晴天灰飛揚、雨天濺泥漿”等等。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 80年代初餘杭縣交通局

改革開放初,京杭運河餘杭段無公路橋,我們從臨平出差去老餘杭、瓶窯西北各鄉村 ,要經喬司、九堡繞道杭州市區才能到達,當天辦不了事。其次,那時,良渚、仁和街道的百姓想來臨平,因大運河所隔,也只得望“河”興嘆!還有,凡是分配到雲會鄉(舊稱)的教師、醫生和幹部幾乎都要“搖頭”,因爲該鄉交通十分閉塞,與外界難以溝通。再說,我區西部山區盛產毛竹、山貨,但祖祖輩輩村民都是翻山越嶺背扛肩挑出山的,真是苦不堪言! 如今公路通車勞動輕鬆了,所有毛竹、山貨全部由汽車裝運,勞動強度明顯下降。鸕鳥鎮2010年新建陡嶺隧道,全長490米,杭長高速建設時又新增百丈、魚石嶺等隧道四座。從此,當地交通十分順暢,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老的104國道

航道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1979起,京杭大運河博陸、塘棲兩個S彎段進行截彎取直多次成功。東苕溪、餘杭塘河等航道進行多次疏浚;新建上纖埠、喬司等較大船閘5 座等。值得一提是:改革開放前,境內有渡口66處,渡船74只。隨着各地建橋撤渡加快,以及分批將舊木質船更替爲鋼質船,到今年,全區僅存的渡口——瓶窯湯灣渡也即將撤除,餘杭渡運時代將成爲歷史。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舊時的運河

江南名鎮——塘棲,水網密佈。農民幹活、百姓出門歷來用船。如今,建成了高速公路、有3條縣道幹線直達杭州市區。數十條鄉村道路四通八達,並開通了公交車。所以農民紛紛棄舟登陸,買了車。一到假日有的開着轎車去外地旅遊也非常常見!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老塘棲宏畔大橋

記得80年代,新建塘棲運河大橋時,民工是從東塘等三個公社選送來的,工地組成三個排,以軍事化管理施工。當時民工不發工資、只記勞動工分。然而,這項堪稱全區交通之首的項目,工地上卻不見一臺機器和車輛,挖土方、現場澆築砼構件甚至大橋合龍全部靠民工苦幹,工效可想而知了。後來,京杭運河餘杭段續建六座大橋,工地上就呈現另一番景象——機聲隆隆 ,工程一天一個樣了!

1995年12月,滬杭高速餘杭段竣工通車。隨後又建成6條“高速”,形成“一弧六射”的路網。實現了餘杭人高速“行”天下。另外,新建2條高速鐵路、2條地鐵開通營運……總之,一幅幅繁忙的交通場景,映射出餘杭交通事業高速發展的變化!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90年代初羣衆慶祝滬杭高速公路通車

厚積薄發,迎來公路蝶變,至2017年末,餘杭有公路2375公里,路網密度達到191公里/百平方公里,處於全省領先水平。另外全區實行公交一體化後,開通了200條公交線路,1309輛公交車日夜爲民營運。百姓從雙腿丈量到抬腳上車,老人又免費乘坐吶!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再說,全區300多公里航道已經進行了改造升級。又新建崇賢、仁和大型港區,有史以來破舊的59座河埠碼頭也悉數更新,全區主航道上新增橋樑56座……總之,40年間,餘杭交通行業取得的業績是巨大的。而以交通“工匠”爲榜樣的實幹精神也應該點讚的。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京杭大運河

“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餘杭交通正在實施中的快速路工程、四好農村路、交通信息化管理等項目,都將再現新業績。作爲一個老交通,面對餘杭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的心中非常激動!希望新一代的交通人“擼起袖子加油幹”,爲美麗餘杭建設而不斷奮鬥!也希望我們餘杭的明天更美好!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東西向快速路疏港互通效果圖

祝一帆

2018年11月

讀了祝爺爺的來信

大家是不是對餘杭交通的發展

更瞭解了呢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餘杭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醫療、交通、建設…

四十年時代發展波瀾壯闊

四十年我們一起跨越蛻變!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往期閱讀

內容支持/區交通運輸局

編輯/周穎

感動!餘杭八旬老人寄了一封特殊的信,親口講述跨越40年的故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