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六广门毛光翔公馆旧址(下)


毛光翔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

毛光翔,字群麟,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人,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生。幼年丧父,家境困苦。光绪三十四年,入桐梓县私立明德小学。宣统三年,与表哥兼大舅子周西成一同从军。后入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民国七年,任贵州陆军第十团第二营第一连连长。后升营附。

十一年,黔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窦居仁去职,营长周西成以全旅粮饷无着,逼走参谋长徐朝光,控制全旅,自称旅长,光翔升任团长,王家烈、江国璠、犹国才升任营长,周、毛、王、江、犹等人皆为桐梓人,结合成为桐梓系;夏,随周西成旅入川,投效四川讨贼军石青阳部。十二年,周西成决定率师回黔北,于四川涪陵召开军官会议,自称靖黔军,确定「群、绍、佩、用」的继承顺序(毛光翔字群麟、王家烈字绍武、江国璠字佩玙、犹国才字用侬),光翔成为桐梓系集团的首席继承人,亦升任旅长;九月,驻守涪陵时,拦截载运弹药之日轮宜阳丸,缴获吴佩孚接济袁祖铭的枪弹百余万发;十月,周西成通电就任川军暂编第十二师师长,光翔任该师第二十三旅旅长。后任黔军第九混成旅旅长。


国民革命军第25军

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北京政府任命光翔为陆军少将。十五年五月, 袁祖铭将驻防川南合江的军队调走,电令周西成派队接防,光翔遂于 是月十三日率部移驻合江;六月,周西成就任贵州省长,光翔仍率部 驻扎川黔边境。由于毛部常与川军发生军事摩擦,十一月,川康边防 督办刘湘任命光翔为川南边防军总司令,于二十四日在赤水防次宣布 就职,并表示将与川军提挈合作;冬,周西成奉委为国民革命军第二 十五军军长,光翔为副军长,兼该军第一师师长。周军长对军队控制 得很严,规定各营直属于军部管辖,所有师长、旅长,除护卫一个连 外,平时都不直接掌握所属部队,有事则临时调拨队伍交其指挥,以 防止下级军官尾大不掉。


十六年,任援滇军总司令,率黄道彬师、犹国才师、杨寰澄旅入滇, 助滇军胡若愚、张汝骥部,攻打龙云部,结果被龙云所部击败,退回 黔境,使得周西成扶植毛光翔攫取云南政权的幻想破灭。十八年,滇 军龙云部联合第四十三军李燊部(黔军袁祖铭系)进攻贵州;五月, 周西成率军作战,受伤落水而逝,龙李联军于二十八日进入贵阳,光 翔后撤至黔北遵义,整编部队,筹划反攻事宜;七月四日,第二十五 军收复贵阳,光翔以第二十五军副军长、贵州省政府军事厅厅长及桐梓系第一顺位接班人身份掌控贵州;十月二日,任贵州省政府委员兼 省主席,嗣升任第二十五军军长,同月三十日,在贵阳通电就职,表 示「既奉明令,义不容辞,爰本敬恭桑梓之心,誓尽效忠党国之志」。 十九年,兼任第十八路总指挥。二十年一月一日,国民政府授勋,获颁二等宝鼎章。


二十一年初,第二十五军副军长王家烈率五个团向贵阳前进,欲与光 翔争夺贵州政权;二月,国民政府命令,升任王家烈为第二十五军军 长,光翔无力抗拒,被迫让出省主席职,专任总指挥,二十六日,向省政府各机关声明「自愿休息,所遗主席一缺以王委员家烈代理」,同日,王家烈率部开抵贵阳,光翔以第十八路总指挥名义,率领大小 官员亲自到油榨街农林学校迎接,王军入城后,光翔之马弁均被解除 武装;

三月三十日,国民政府明令,任命王家烈为贵州省政府主席, 光翔免兼省主席,主持贵州省政仅两年六个月;五月六日,免兼贵州 省政府委员;十一月,第二十五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犹国才(驻防安顺)、第三师师长蒋在珍(驻防遵义)、教导师师长车鸣翼(驻防铜仁)等通电,拥护光翔出山,行使第十八路总指挥职权,并出兵攻 击王家烈,二十四日,犹国才部攻入贵阳,王家烈率残部仓皇出走, 光翔于十二月五日从遵义赶回贵阳,但反王联军意见不一,行动步调 不一。二十二年一月十九日,王家烈部克复贵阳,光翔与犹国才等出 走,后见大势已去,遂宣布下野,只身逃至川黔边境之赤水县。三十 六年十一月一日,逝世,年五十五岁。(于翔麟稿。参考:「贵州军阀史」、「政府公报」、「国民政府公报」。)


民国 抗战名将珍贵文献 《北方快览十周年纪念》

1935年1月,红军占领桐梓后,在桐梓打土豪,共征得三十万大洋,二十多万斤粮食,为保障红军给养,克服红军战费困难,对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取得四渡赤水的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


桐梓是黔北重镇,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五年这十年中,以周西成、毛光翔、王家烈、侯之担为代表的桐梓系军阀在各地聚集大量钱财,运回桐梓购置田产,修建洋房华居。大洋、金银、珠宝、大烟、粮食、布匹、绸缎、食盐、枪支弹药堆积如山。周西成、毛光翔、王家烈均先后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长兼贵州省主席;侯之担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这些军阀闻风红军要来桐梓,他们纷纷将这些物资和金银财宝储藏在城郊的蟠龙洞、天门洞、仙女洞、风岩洞,以及将财产疏散在乡下百姓家中。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占遵义后,中央和各军团在黔北纷纷成立了没收征发委员会,林伯渠任中央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1月10日,中央军委给红一军团二师电令:“进入桐梓的主要任务,除侦察敌情和道路、征集资料外,没收贵州军阀王家烈、毛光翔、侯之担等家产。”

林伯渠:长征时任中央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红军根据群众揭发检举,立即组织力量在县城打了22家土豪,并先后攻破蟠龙洞、天门洞、仙女洞等山洞,缴获大量大洋、布匹、食盐、猪油、衣服、腊肉和几百斤大烟,一千多担粮食、土炮两门、步枪几十支,子弹3000多发、还打开盐仓,将万余斤食盐分给穷苦老百姓。


在世界造币史上,钱币的铸造材料多以金、银、镍、铜、铁、铅为主要原料,而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贵州省贵阳市曾一度发行以锑为材料的硬币作为流通辅币。

据童小鹏回忆,“离桐梓两里路远的地方有个石洞,叫仙女洞,洞内藏了很多财物。里面藏有金叶子(用黄金打的)、大洋、大烟、衣服布料、粮食,还有几只破枪。打开仙女洞,金银归部队,其他东西分给了群众。

童小鹏:长征时在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打下桐梓后,我们教导团不久也来到桐梓城。教导团归军团部供给部(也叫后勤部)指挥,同时又保卫供给部,还帮他们挑银圆。银元五十个一筒,是用木箱装的,正好一个人挑两箱。”邓飞回忆说。

邓飞:红军长征时任红一军团二师六团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粮食部副部长等职。据何辉回忆,“我们住在桐梓天主教堂里,外国神父早逃跑了。教堂里很富裕,吃的东西很多,一间大屋子堆满了腌制盐菜的坛子,有几百坛。三天时间里打土豪共收了一万七千多银元作为军费,一下子收缴了二十多斤金砖、金条和金质的首饰。”

何辉:长征时一军团二师教导队队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警备区政治部主任、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政治委员等职。

“我们就住在新站街上,盐仓离我们不远,老板早就跑了,打开一看,白花花的四川块盐,堆得满满一仓,有万多斤。为了发动群众,我们还把块盐分给他们。”曾宪辉回忆说。

(曾宪辉:时红一军团十五师政治部战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除在桐梓征收了大量军阀、土豪劣坤、官僚等的金银现洋和其它物资外,红军还在桐梓征收或购买了二十余万斤粮食,加工制作了数千套军装,购买了一批通讯设备及其他器材,部队得到全面休整和物资补充。总之,桐梓作为黔北重镇,川盐入黔的陆路起点,桐梓系军阀大量财富聚集的老家,这里成为长征路上红军最主要的物资征集之地。红军在桐梓征集的战略物资和军需为红军下一步转战黔、川、滇,四渡赤水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准备。


高举工农红军旗帜的战士进入桐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