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著裏胡八一三人確實遇到了鐵頭龍王,但是並沒有像電視劇裏那麼神勇,只是扔了一堆鋼管當標槍,把對方嚇跑了而已。總的來說,各個人物的設定變化不大,就胡八一的性格調整得比較多, Shirley楊的外形有點小問題。

《龍嶺迷窟》開播,一上映就佔據了各個影視劇熱度榜的榜首,豆瓣8.4後稍稍下滑至8.3,可以說是來了個開門紅。然而源於鬼吹燈系列的硬傷,不做修改是無法上映的,這一版的鬼吹燈能不能一路飄紅,還是會像《怒晴湘西》一樣會虎頭蛇尾呢?

先看劇情的改動

目前該劇播放了6集,劇情推進至魚骨廟,胡八一三人剛剛墜入龍嶺迷窟。

1、李春來和馬大膽加戲,成爲了胡八一去龍嶺迷窟的引子

原著裏,胡八一三人和李春來的交易其實很快就在北京完成了,李春來也沒有說謊,馬大膽他們確實被雷劈死了。胡八一他們因爲那隻鞋子賺了一大筆,隨即想出去一趟收點東西,順道找找倒斗的機會。

但是影視劇裏的胡八一總不能按照原著那樣描寫,熱衷於倒鬥,因此都會進行改編。所以在這一版裏,胡八一他們去李春來老家收剩下的東西,後來發現是陷阱,最後誤入迷窟,成爲了故事的開端。

2、旱魃的形象換了

原著裏的旱魃和傳說是一致的,是一隻長綠毛的猴子一樣的怪物,也許擔心太驚世駭俗,或者過於迷信,這裏的旱魃改成了一個類似於異形的生物。

反正就是可以有怪物,只要是生物就可以,不能有迷信裏的東西就是。

3、胡八一大戰鐵頭龍王也加了戲

原著裏胡八一三人確實遇到了鐵頭龍王,但是並沒有像電視劇裏那麼神勇,只是扔了一堆鋼管當標槍,把對方嚇跑了而已。

這個修改個人感覺有點過於誇張了,跳進水裏斗大魚,人在水裏遲緩,魚在水中力大無窮,那是雞蛋磕石頭。不過這一場景的設置,還是滿足了大部分觀衆獵奇的心態,那麼大的魚看着也挺過癮,所以如果不較真,還可以。

4、魚骨廟下面的怪洞,蝙蝠和那個會動的怪物都是加戲

原著裏,胡八一他們是打聽好了山裏有唐墓或者西周墓,專門去倒斗的。在魚骨廟裏發現了之前的摸金校尉留下的盜洞,從那裏進去,結果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情,故事引人入勝。

而在該劇裏,則成了胡八一他們掉了進去,然後被一羣蝙蝠和一不明怪物追殺。這個改動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個人還是覺得原來的描述更加的神祕和有意思。無論是蝙蝠還是那個會動的怪物,這裏的怪物我懷疑就是原著裏的人面蜘蛛提前出場了,都太“明”了,少了盜墓小說的懸疑感。

5、後面的劇情怎麼改是關鍵

因爲原著裏這個唐墓不是一般的唐墓,它一方面附着了一個西周墓的“幽靈”,是一座幽靈墓,所以顯然按照規定不能說。墓的下方是人面蜘蛛的巢穴,這個可能會被用作重點。

其實原著的設定非常精彩,硬要改了,怎麼都會差一些。再看人物角色的設定

1、回頭是岸的胡八一

在這一版裏,說胡八一經歷了精絕古城的事兒以後,打算不再倒鬥。這個是一個大改,實際上胡八一在這一趟旅程的時候,絕對是個牽頭的,目的就是倒鬥,有點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

而潘粵明的胡八一給人一種回頭是岸的感覺,少了一些血性的感覺。原著裏的胡八一是衝動性子,他自己也說,如果不是因爲這衝動性子,他的人生不會那麼糟糕。所以這一版的胡八一的性格其實改得比較厲害。

更喜歡哪一種感覺的胡八一,每個人可能會不太一樣。

2、有點虛胖的王胖子

姜超的王胖子,外形上非常接地氣,性格上也是挺像的,胖子特別貪財這個沒錯。然而胖爺的胖不是虛胖,算得上是孔武有力之人。書中說過,要論力氣,王胖子一個人頂胡八一加金爺。

姜超基本上很貼近原著了,要是再壯實一點就完美了。

3、年紀略大的 Shirley楊

坦率的說,這一版的 Shirley楊是離我心目中的樣子最遠的一版,原著裏 Shirley楊是一個年輕的知性美女,大概26-28歲左右。

而張雨綺比原設定大了7、8歲,讓人有點跳戲感。而且張雨綺出演了很多比較媚惑的角色,比如《妖貓傳》裏的春琴,那種氣質印象和 Shirley楊還是有點差距。

4、造型略年輕的金牙,實際也38歲了

金牙在北京古玩市場混跡很久了,遇到胡八一他們的時候年紀也不小了。然而這一版的金牙似乎造型有點年輕,不像很有閱歷的感覺。

不過實際扮演者佟磊也38歲了,只是潘粵明和姜超都超過45了,反襯出他年紀輕而已。

總的來說,各個人物的設定變化不大,就胡八一的性格調整得比較多, Shirley楊的外形有點小問題。

《龍嶺迷窟》會不會虎頭蛇尾,關鍵看兩點

一是看後續劇情裏的修改是否合情合理,目前看來盜墓劇有點改成打怪獸的意思,如果還按照這個路子走,有點危險,畢竟打怪獸真的有點無聊。

二是看女主張雨綺演的 Shirley楊在後續劇情中的表現,如果觀衆能接受,估計還可以維持高分,一旦觀衆開始反感這一版的 Shirley楊,估計分數還得繼續降。

關於開篇的打旱骨樁

很多觀衆看開頭的部分會一頭霧水,什麼是打旱骨樁?什麼是旱魃?

其實這是一種已經消失一段時間的民間封建迷信的習俗,大概在60年代以後就沒有了。在北方地區,相傳乾旱是因爲旱魃作祟,只有打掉旱魃纔可以下雨。

那什麼是旱魃呢?早前有很多的版本就不多說了,到了清朝開始,旱魃其實指的就是殭屍,殭屍也分等級,最高級別的就是旱魃。傳說屍體下葬100日不化,就會變成殭屍,然後就會變成旱魃,會造成旱災。

因此要解決旱災的問題,就要打掉旱魃,後來發展成一種習俗。有些乾旱地區的人們迷信這個傳說,就會去找那些新下葬的屍體,如果發現百日未腐化,就認爲是旱魃,然後就會用鞭子去打,後來發展成用火去燒。這種習俗又叫打旱骨樁。

《龍嶺迷窟》裏村長說快拿鞭子來,就是因爲傳統需要用鞭子去打。關於鐵頭龍王

其實關於大型魚類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有很多傳說,比如著名的湄公河巨鯰就重達600斤,長度達3米。

而鐵頭龍王其實更像一種巨型鱘魚,白鯨鱘魚是淡水裏最大的魚類,體長達5米,最長紀錄將近7米。鱘魚體表的骨板堅硬無比,可以撞歪小型船隻的螺旋槳。這個和鐵頭龍王的鐵頭特質有點相近。

可是因爲環境破壞和捕撈,大型魚類已經越來越少。

結語

《龍嶺迷窟》開播6集,口碑收視雙豐收,潘粵明演的胡八一演技在線,來了個開門紅。希望後面的劇情改得合理得當,這麼難得的IP,還是儘量原汁原味的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