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並不是我們認爲的那樣光鮮
我們都知道東漢有個著名的太監,他叫蔡倫,發明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對於他的其他事蹟相信很多人都不甚瞭解,更不會知道這個人在政治上的作爲簡直不堪入目。他憑藉爲皇后誣陷其他嬪妃上位,如果就這樣結束了,那也不足爲奇,畢竟宮鬥劇中這一幕我們也很常見。但他傍上的皇后後來死了,厲害的是他又立即傍上了另一個皇后,不得不說是個見風使舵的好手。

蔡倫
二、屈原其實不姓“屈”
屈原我們都耳熟能詳,畢竟爲我們帶來了偉大端午節的三天假期以及好喫的糉子。但其實人家不姓屈,姓羋(mǐ)姓(你沒看錯,就是羋月的羋),並且他的後代也不姓屈,姓熊。那麼爲什麼要管他叫屈原呢?那是因爲他死的屈。

屈原
三、南宋時期的臨安其實並不是首都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誤以爲臨安是南宋時期的京城,但其實整個南宋時期,中國一直沒有定都。而所謂臨安府的級別不過是“行在”(即陪都,與抗戰時期的重慶差不多),也就是說當時的朝廷希望收復失地後重新恢復開封的京城地位。有趣的是南宋後來也並沒有收復失地,而是一直偏安一隅,這也並非完全是因爲統治者不願收復故土,而是因爲民間反對的聲音太大。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間之所以反對是因爲擔心收復故土後宋廷會增加江南地區的稅收來扶植已被女真人嚴重破壞的收復區。

南宋時期局勢圖
四、七歲讓梨的孔融竟然說過這些大逆不道的話
東漢三國時代的孔融,是孔子的嫡傳二十世孫。他七歲讓梨的典故,數千年來一直備受推崇。可他居然說過這些大逆不道的話:“親爹有啥可孝敬的,當時他不過是爲了解決自己的性慾罷了;親孃也沒啥特別的,不過是個裝東西瓶子,東西出來了,跟那個瓶子還有啥關係?”你能將這些話和七歲讓梨的孩子聯繫在一起嗎?

孔融讓梨
五、明朝末年的火器竟然比鴉片戰爭英軍的武器還要先進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清朝慘敗,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武器落後。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在京城某倉庫意外發現了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其中有的竟然比英軍的裝備還要先進,而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製造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浙江慈溪守城軍民用當年吳三桂埋藏地下沉睡200餘年的大炮擊敗英法聯軍,可見明代武器裝備的水平。不得不說大清誤我數百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明朝虎蹲炮
六、其實宋朝並不軟弱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誤認爲宋朝“軍事軟弱”,但其實不然,有人專門做過研究,宋朝的對外戰爭(交戰規模萬人以上,不包括統一戰爭和國內戰爭)的勝率是超過了70?。而我們所公認的最強盛時期的唐朝,卻在對外戰爭中勝少負多。並且由於唐朝錯誤的民族政策,產馬地盡在遊牧民族之手,導致宋朝從始至終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軀抵擋遊牧民族鐵騎的衝擊,所以宋朝的勝利一般都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倘若一段時期宋朝對外勝率低於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國了。

宋朝士兵
七、大禹的兒子啓不是和“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妻子所生
大禹治水的時候,三年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一度感動了我們。但是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她老婆怎麼給他生的兒子呢?因爲這個兒子不是他正妻生的,大禹在臺桑遇到了塗山氏,倆人一番雲雨後,塗山氏就懷孕了,生了一個小孩,就是夏代的創立者啓。

大禹雕像
八、乾隆的文學造詣其實並不高
乾隆其實很CAO蛋,並且驕傲自負,他一生寫過四萬多首詩,但詩作的質量確實讓人不敢恭維。並且中華文化在他手裏差點毀光了,修四庫全書毀書甚於修書,不符合滿清統治的書籍全部毀掉,還刪改剩下書籍裏的文字。此人在文物字畫上亂扣自己的圖章,在上面亂寫亂畫搞破壞,文字獄在他那個時代到達了變態的地步,紅樓夢沒有完本也跟這個有關係。

四庫全書
九、張飛其實並不醜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在形象上張飛確實是冤,人家非但不醜,而且文化素養很高,他書法寫的好,還擅長畫美女圖,其書畫作品均屬上乘,是一位具有文士素養和氣質的武將。他的兩個女兒都當了皇后,史稱大小張後,能當上皇后自然也是不醜的,所以可以估計這兩個姑娘的基因還是不錯的。

張飛題跋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