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事故、周杰倫《青花瓷》忘詞、剪輯致使選手被疑口誤……重新拿回名字的《中國好聲音》播出第一期就出了不少負面,這也讓更多人認爲《好聲音》要涼了。

  不過作爲一個持續多年的綜藝IP,其首期的吸引力仍然不錯。從收視率上來看,《好聲音》首秀csm52收視率達1.73,市場份額達7.38%,排名爲播出當天綜藝收視率冠軍;網絡播放量也達到1.4億,略微高過同平臺新開播網綜《中國新說唱》的1.3億,似乎展現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一說法。

  但如果理性看待的話,首期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現在觀衆的注意力很容易就會被其他節目或事物分散,《好聲音》如果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找到適合當下的一條路,這個口碑逐年下降的“老”綜藝,確實面臨着被停止的危機。

  關於《中國好聲音》第一期的事故,其他平臺多有討論,在此不再贅述,讀娛君更關注的是影響節目長遠發展的本質問題——內容的優質與否。關於內容,我們也將分兩部分討論,一個是節目製作的表現,一個是人也就是選手和導師的表現,來看看本季度《好聲音》的魅力究竟如何。

  節目製作的表現

  曾有資深綜藝製作人表示,觀衆總是愛看新鮮的內容。而對於要繼承一定節目傳統的《好聲音》來說,新鮮應該是最大的挑戰,曾經導師與選手的互選,是觀衆最期待的結果,但現在所有音樂選秀綜藝都有了這樣的設定,《好聲音》首先就需要在賽制上作出調整。

  而這個調整,就是引入當下選秀綜藝在播出初期常用的手段——限定晉級席位製造選手PK。在《好聲音》中,四位導師的晉級席位固定,後來者要與此前的晉級選手PK,誰獲勝誰將拿到最終的晉級席位。

  這樣的設定,本質上是爲了激發選手自發的競爭意識,讓節目觀賞性更強,但《好聲音》在操作上卻欠了火候。在第一期節目中,所有選手都安全晉級,PK挑戰被放在了第二期,等於前期最可能具有喜劇張力的部分,沒有在節目播出一開始就拿出來,這樣就顯得第一期非常平淡,沒有高潮,那麼對於已經備受強競爭性網綜洗禮的年輕人,《好聲音》後續還能拉來多少關注呢?

  另外,雖然在賽制上做出了一定的調整,但其繼承的導師“搶人”環節,進一步給節目整體的呈現減了分。

  《好聲音》本來應該是聚焦在選手音樂表現上的,但隨着節目的發展,不知不覺間導師的戲份成了重點。以本期節目第一個登場選手黎真吾爲例,從選手走上臺到走下臺節目播出了15分鐘,期間除了選手5分鐘的演唱,剩下10分鐘都是導師爭搶選手。可以說這是在體現導師們對“好聲音”的求賢若渴,但換個角度,在一期節目中觀衆聽到的表演就被大大減少,想通過《好聲音》聽歌的觀衆需求就難以得到滿足。

  更何況,導師搶人的戲碼已經上演了多年,搶人的手段無非就是展露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選手的理解,每一位導師都在不停的重複,這樣的內容必然會引起觀衆的審美疲勞。節目組雖然通過更換導師來環節這一情況,但本質上漫長的“搶人”過程在當下這個時代都顯得有些“過時”,這也是節目拖沓、平淡的原因。

  選手和導師的表現

  在《好聲音》播出第一期後,確實有一組選手產生了一定的話題討論度,就是融合了重型音樂與二次元音樂的組合打包安琪。因爲這組選手選擇了在二次元人羣中有超高認知度的歌曲《權御天下》進行大膽改編,而引起了二次元的嚴重反感。

  在讀娛君看來,這個組合能夠引起討論本身是一件好事。重型音樂由於過重的表現,一直屬於小衆人羣喜愛的音樂類型,在《好聲音》這樣面向大衆的舞臺中能夠看到重型的出現,並讓更多人聽到了重心音樂,確實是節目組在內容上挖掘“新”的努力。

  雖然這首歌曲改編招致了二次元羣體的反彈,但如果把目光放到華語音樂市場來看,將重型音樂融合到流行音樂類型中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在日本將可愛與金屬樂融合一體的組合BABY METAL,就因爲其別出心裁的類型殺入了國際市場,如果中國有人如果能夠將多類型音樂吸收融合好,那麼也是爲華語音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其實所謂的二次元歌曲,也是流行樂與二次元元素的融合,備受年輕人喜歡的“古風”歌曲,也是類古文元素與流行樂的結合,這些大膽的創新都被一些年輕人接受,那麼其他的嘗試我們也不該阻攔。所以在這一方面,讀娛君還是很尊重《好聲音》節目組的。

  不過除了這個組合,在第一期中其他的選手就表現得太過平淡,不僅個人性格沒有明顯記憶點,演唱也被不少觀衆說是“KTV”水平,而這可能與綜藝市場的環境有關。

  現在越來越多的音樂綜藝開始挖掘細分領域,想以偶像出道的去了“土偶”“土創”,說唱好的去了《中國新說唱》,有個性的去了《明日之子2》,在這些細分節目中選手有更大幾率獲得關注度。比如此前參與過《中國好歌曲第二季》《夢想的聲音第二季》的那吾克熱,都沒能更大的關注,但當他站上《中國新說唱》的舞臺後,以黑馬之姿在一晚就增長了3萬粉,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留給《好聲音》這樣面對更大衆節目的好選手確實不多了。

  而另一方面,在《好聲音》這個綜藝IP面對諸多挑戰的時候,其製作方燦星也在穩步進行自己的轉型——臺轉網。

  網綜的影響力正在逐年增長,除了話題度、造星能力,僅從招商力來看《這就是街舞》達到6億,《創造101》也達到6億,這個數字遠超2016年《中國新歌聲》的4億招商,可見做網綜確實會成爲節目製作公司接下來的重要規劃。

  而《這就是街舞》就是由燦星“臺轉網”的第一個作品,收官之時達到12.3億的播放量,豆瓣評分達到7.8分,不能說這家傳統的節目製作公司確實有一定的實力。但這時如果與剛開播的《新聲音》來對比,就會發現也許這家公司在衛視綜藝的製作上放鬆了警惕,或者說不夠用心了,這可能也是本季《新聲音》問題頻出的原因。

  做網綜既然是製作公司需要開拓的新領域,那麼難免會把主力團隊放在這一部分,常規衛視節目的製作可能優先級就被下調。據騰訊《一線》的信息,《新聲音》“無聲”事故可能是因爲後期製作中搞錯了聲道,不管後期是否具體由燦星製作,但至少燦星有責任確認節目是否正常,這一點疏忽足夠顯示燦星內部出了一些問題。

  在讀娛君看來,未來網綜和臺綜的受衆分化會越來越明顯,但無論是青年觀衆還是電視觀衆,都是不可忽視的羣體,兩種類型的綜藝節目應該互相借鑑優勢,形成臺綜與網綜的雙重拳,而這可能還需要節目製作公司們慢慢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