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林黛玉總是哭泣,導致很多讀者都有“她不需要理由就會哭”的印象。

春花秋月,風雨雲月,她似乎隨時隨地都會因爲詩人的傷感特質而哭泣。

事實卻並非如此,身世淒涼、父母早逝、寄人籬下的根本原因雖然造就了她的感傷畫風,但不至於讓她變成一個無需誘因觸發就會哭的流淚機器。

很多時候她的心事不能明言、無法傾訴,所以顯得非常“無端”。

事實上林黛玉是標準的大家閨秀,在重要場合或者衆人熱鬧之時,絕不會突然掃興開始哭泣。

她要麼在和寶玉吵架時哭,要麼回去自己一個人偷偷哭。

(繞不開紫鵑也是沒有辦法)

比如經典的葬花情節之後,賈寶玉被襲人叫走,留下林黛玉一人對着質本潔來還潔去。

孤獨佇立,聽着學戲的女孩子們“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頓時淚下。

與其說她是被詞撬動感傷之情,不如說她是因爲賈寶玉和姑娘們都去而自己被留下的“寄人籬下”的區別對待。

襲人趕來說的一番話非常有針對性。

第一句“那裏沒找到,摸到這裏來”,表面上固然只是抱怨寶玉亂跑,實際上明顯是表示對黛玉寶玉二人行爲的不滿。

第二句“那邊大老爺身上不好,姑娘們都過去請安,老太太叫打發你去呢”。

指出了一副“你林黛玉是外人不用去”的局面。

事實上賈赦只是小毛病,賈寶玉去了以後也沒說幾句話,完全不重要。

此處重要的是,賈寶玉、探春迎春惜春,乃至賈蘭賈環所有人都去了,只有林黛玉沒去,因爲她不姓賈。

類似大大小小的事情時時刻刻提醒林黛玉:你是外人,這裏不是你的家。

或許會有讀者說,不讓林黛玉去是因爲男女有別。

這顯然不能成立。

林黛玉來賈府的第一天,賈母就讓她去拜見兩個舅舅。

結果兩個舅舅一個不在家,一個不願意見。

這是刻意避諱嗎?

當然不是。

賈蓉見嬸子王熙鳳,賈珍見嬸孃王夫人、邢夫人都太尋常了,一家子親戚壓根沒有什麼“男女大防”。

過年過節更是會團聚在一起喫飯,賈政還猜過薛寶釵、探春等人的燈謎,所謂避諱完全是子虛烏有。

唯獨在涉及賈元春之時,情況比較特殊;但賈元春是已嫁之女而且是嫁入皇家之人,自然不同。

尋常過日子的小事情,自然不用時時刻刻端着一套“外男無職不敢擅入”的理論。

之所以不叫林黛玉,不是因爲她是女孩,而是因爲她不姓賈。

如果來叫寶玉的不是襲人而是平兒,她一定會體恤林黛玉的情緒,一定不會當着林黛玉的面對寶玉說“姑娘們都去了,老太太讓你去”(只有你林黛玉是個外人不用去)。

她一定找個別的由頭叫走寶玉,揹着林黛玉交代事情。

這是一件十萬火急必須立刻馬上說的事情嗎?

不是。

襲人將寶玉找回去以後,鴛鴦歪在那裏閒看針線。

如果真緊急,大家早就上陣都去找寶玉了,怎麼會就讓襲人一個人去找?怎麼會出現鴛鴦閒在這沒事幹的狀態呢?怎麼會讓怡紅院衆人都沒事人一樣該幹嘛幹嘛呢?

而襲人找到寶玉以後說的那番話,甚至還隱隱帶着一絲絲髮火責備的意思。

人人知道林黛玉愛傷感愛介意這些小細節,襲人照顧她的情緒了嗎?

沒有,襲人本就不喜歡林黛玉,巴不得明裏暗裏多給她一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