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中學的課本里面有兩篇來自朱老先生寫的文章,而且都是被要求全篇背誦的,它們就是《背影》和《荷塘月色》。現實生活中朱老先生和父親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所以雖然文章讓人很感動,但是卻脫離了現實。

學過中學課本的夥伴們肯定對朱自清這個人特別的熟悉。因爲中學的課本里面有兩篇來自朱老先生寫的文章,而且都是被要求全篇背誦的,它們就是《背影》和《荷塘月色》。這兩篇文章是朱老先生比較成名的作品,也被稱爲是現代散文中的精品。

雖然這兩篇文章很有名,但是受到的爭議也是頗多。相較於荷塘月色來說,背影的爭議相對來說比較小。對於背影最大的爭議在於文中所描述的父子關係,和朱老先生現實生活中的父子關係相差很多。現實生活中朱老先生和父親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所以雖然文章讓人很感動,但是卻脫離了現實。背影這篇文章的批評點僅是如此。而荷塘月色的批判點就不止如此了。它可是針對着朱老先生的文筆而來。而且在衆多的評論者中有一個大佬級別的人物存在,他就是余光中。

餘先生曾經公開發表散文直接指出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不足之處:文章辭藻的確很華麗,但卻華而不實,缺少精闢感和美感。而且全篇運用了過多的修辭手法,其中比喻句最多,這個修辭手法的運用也不高明。它並沒有突出散文委婉美。因此文章的意境讀起來看似很美,其實文章的內容很淺顯。

很多筆者看到餘先生的評價並不認同,他們認爲朱老先生的文筆向來就是以自然美爲主。雖然文中的很多比喻句都特別的直白,但也因此突出了樸素之美。而且這些比喻句大多都是運用了疊字的手法,比如層層,縷縷,脈脈等等。這些疊字的運用讓人感受到了音律的美感。再配以樸素的比喻,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

其實荷塘月色被質疑的主要原因的確在文中的比喻句上,但卻不是筆風的問題,而是文字的運用上。文中一處八字的比喻:“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讓很多家長都認爲文字運用的過於露骨。這難免會給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帶來些許的負面影響。其實葉聖陶先生在最初篩選文章的時候就曾經將其刪除了,但原因僅僅是因爲他本人認爲這個比喻讓人難以想象的出來。後來經過文學家們和教育家們的幾經討論,認爲恰恰這讓人難以想象的句子才彰顯了朱老先生的文筆,所以這八個字纔會保留至今。

無論大家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如何,都無法撼動其經典的地位。你們對這件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