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媒體報道,8月20日,昆明市交通運輸局舉行聽證會,對乘客應遵守的文明乘車秩序相關內容進行增補,對不宜獨自乘車的羣體進行明確。

地鐵禁止手機外放聲音,既整治公衆場所噪音,更提升國民素質

引人注目的是,本次修改增加了不得在地鐵列車內大聲喧譁、使用電子設備時不外放聲音的規定。

按修改後的乘車守則,工作人員有權對乘客違反本守則的行爲予以勸阻、制止。經勸阻、制止後仍不改正的,可以拒絕其進站乘車或者繼續乘車。乘客違反守則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城市軌道運營單位、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部門執法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依法處理,並按照規定將有關信用信息納入交通運輸和相關統一信用信息監管平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此前北京也對地鐵上電子設備外放聲音進行了規範,嚴重者甚至影響個人信用。《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顯示,乘客在地鐵車廂內進食、一人同時佔用多個座位、採取違規進出閘機或僞造變造票卡等方式逃票、推銷產品或從事營銷活動、大聲外放視頻或音樂等五類不文明乘車行爲,將被納入個人信用不良記錄。行爲人若想採取補救措施,可通過主動參加軌道交通志願服務進行不良信息修復。

地鐵禁止手機外放聲音,既整治公衆場所噪音,更提升國民素質

另外,蘭州於今年6月23日開通運營第一條地鐵,其乘客守則也規定,禁止在車廂內進食,禁止在車站、車廂內外放音樂。違反守則的,運營單位工作人員有權採取勸阻、制止和拒絕提供服務的方式,並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其實,近年來隨着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的大行其道,特別是在某音火遍全中國的情況下,包括地鐵、火車以及飛機開放便攜式電子設備的使用後,大聲外放視頻或音樂以及有聲電子遊戲等不文明行爲現象十分普遍,已成爲困擾大衆的一大噪音污染源。有國外友人吐槽,在地鐵、火車及飛機上,中國乘客使用手機的時候將聲音外放帶來極大的噪音,讓人非常崩潰。

地鐵禁止手機外放聲音,既整治公衆場所噪音,更提升國民素質

有媒體做過一項市民素質調查,在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上大聲聊天、用手機大聲放音樂和視頻,分別佔據84%和54%的比例。更有甚者,有人居然在火車車廂裏跳起了廣場舞……類似行爲投射着自私和放任,是缺乏基本公德的體現。而一旦類似舉止得不到自覺修正或及時干預,“小毛病”就可能會愈演愈烈,引發大爭執、大糾紛。

去年8月,北京地鐵9號線上,一乘客在列車上用手機揚聲器聽音樂,引發乘客郭某不滿,雙方發生肢體衝突,郭某將對方左眼打傷。郭某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刑事拘留。

全民出行時代,乘飛機、坐高鐵成了越來越多民衆的家常便飯。事實上,這也是個體越來越參與到現代公共生活和公共交往的一個過程。請別忘記,無論何時何地,你的某個舉止愛好,都需要分清私域和公域,要以不影響第三方的利益爲前提。否則,輕則被人嫌棄指點,重則可能威脅公共安全與秩序。

地鐵禁止手機外放聲音,既整治公衆場所噪音,更提升國民素質

隨着5G時代的到來,視頻將成爲信息傳播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如果不未雨綢繆,對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的行爲予以明確禁止,不排除到時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會出現一片噪音此起彼伏、嘈雜不堪的混亂場景。不僅乘車體驗要大打折扣,更有可能因爲“聲音之爭”而引發口角與肢體衝突。

因此,禁止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時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絕非矯情,更不是無病呻吟。通過整治電子設備外放聲音,既能有效治理噪音污染,讓公共交通環境更加融洽和諧,更可藉此強化大衆基本公德的培育,逐步提升國民素質。

地鐵禁止手機外放聲音,既整治公衆場所噪音,更提升國民素質

感謝閱讀。對於在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禁止電子設備外放聲音,您有什麼看法?歡迎交流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