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中华大地备受列强凌辱,但比列强更可怕的,是太平军对清政府的致命一击。这被清政府称为“史无前例的危机”,谁也没想到,挽救清政府的不是他们引以为荣的八旗兵,也不是绿营兵,而是一支由汉人大臣领导的地方武装。

这支部队是典型的汉人部队,也是清末最强大的一支力量,这支力量解散后,湖南军队竟一直延续到抗日,威力依然不减。

在当时,谁都承认湘军是一支很神武的军队,跟近代其他军队不同,这支地方军甚至可以称“曾家军”,是由特殊的方式训练出来的,奖惩制度和操练方式都与众不同。

这支部队让他誉满天下,也让他谤满天下。有人说他教唆军队搞屠杀,是“曾剃头”,是杀人狂魔,也有人说他是“圣人”,能够力挽狂澜,为清朝尽职尽责。

曾国藩本人是一个比较谨慎忠厚的人,在他拉一支军队操练之前,没人认为他有这样的能力,当时八旗军已经腐朽,有的人甚至变成只会抽大烟的废物,连战马都跨不上。朝中的重臣也大都是只会在朝堂上逞口舌之快,私底下什么实事也办不成。

此时,曾国藩毅然领衔,成了大清的救世主,这让所有人都觉得意外。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带出这么狠辣的军队呢?秘诀是什么?

太平军刚兴起的时候,被人称为“神军”、“天兵天将”,拿下南京城几乎不费力气,所到之处毫无阻拦,就连坐在金銮殿的统治者也认为太平军无人能敌,都在悲观等死。

对曾国藩这样的大家族而言,长沙是他的根基,如果太平军攻克长沙,曾国藩家的老小就完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决一死战。所以,曾国藩将湖南各地的军队收拢起来,除了私家兵,他还征召了湖南的子弟兵,给他们发丰厚的粮饷,让他们心甘情愿为部队卖命。

曾国藩通过执行严格的军法、军规,让这些野路子军队为国家的正规军,再通过实战操练,让他们更加“锋利”。曾国藩认识很多湘军将领,他们知道曾国藩是很有能力的人,所以都愿意追随他的左右。

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将一盘散沙的部队,拧成一股麻绳的呢?首先,“老乡见老乡”的招数是近代军事上常用的办法,曾国藩先调查士兵的籍贯,把相同籍贯的士兵划分到一个营里,这样大家会更团结,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牢不可破。

光靠乡情是不够的,曾国藩还有“连坐”的惩罚措施,这就把大家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人受罚,全营都会被牵连。

当然,如果有人立了功,大家也都会被受奖励。曾国藩把他们做成了一张利益网,在共同的利益体系下,才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其次,有钱能使鬼推磨,曾国藩相对于清政府是有钱的,清政府那么抠门,即使有钱也留着自己用,清朝末年国家正规军年轻力壮的差不多都自谋生路了,只剩下老弱病残在军营里混着。很多将领在吃空饷,真正的钱却下放不到士兵手中,所以士兵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太平军之所以攻城掠夺、畅通无阻,并非他们多神勇,恰恰暴露的是晚清军队的腐朽制度。

曾国藩仔细做了人口统计,绝不会出现吃空饷的情况,省下的兵饷都给士兵,将每个士兵的荷包变厚,让大家在军营里能吃好,有余粮,心里踏实。

一支有钱的军队,才会有战斗的活力,曾国藩对一名湘军的投入,超过四名八旗兵,每个湘军都能得到足够的军饷,湘军的训练热情非常饱满,不像那些八旗兵,每天根本不去军营中应卯,还脱了军装做起了买卖,遇到上面检查再换上军装回兵营…简直是滑稽可笑!

曾国藩还特意准备了一套训练方法——洗脑。曾国藩经常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给他们洗脑,类似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被洗脑的士兵打起仗来不怕死,十分悍勇。

曾国藩始终给军队灌输一种“打死仗”的精神,而他本人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其实曾国藩并非一个军事奇才,经常打败仗,还因打败仗还差点自杀,他能够屡屡得胜的,正是这种百折不挠、浴火重生的战斗精神。

然而曾国藩也有其人性的弱点,他故意利用人性的恶来取胜。他纵容湘军每攻克一城,士兵可以任意屠杀,作为对士兵的“奖励”。杀人不偿命,士兵当然高兴,杀红了眼的士兵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魔鬼,他们想满足内心嗜杀的愿望,就会疯狂杀人。

人们都说太平军穷凶极恶,但太平军没有过湘军这种屠杀。湘军攻下九江城,在城里屠杀两万多人,后来又在安徽省内展开屠杀,头颅遍地都是,人们哀嚎呻吟着,死亡的尸体一个压着一个,尸体竟然收了十多天都没收完。

一八六四年,南京城发生了可怕的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湘军如同饿狼一样,见到人就杀,见到女人就侮辱,见到钱财就抢夺,那一年因为战乱,也因为灾荒,全国人口减少1个亿,十分惨烈。

曾国藩故意煽动人性中的恶去战胜恶,这种手段体现了他的“聪明”,但也给无辜百姓造成巨大的伤亡,所以有人说他是“曾剃头”,是“杀人狂魔”,而不是什么“完人”、“圣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