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聽罵聲,也不要聽哭聲!”今年53歲的諸衛軍,現任楊浦區應急管理局監察科科長。自2009年從消防部隊轉業到楊浦區安監局工作以來,他始終做到退伍不褪色,轉崗不鬆勁,努力推動應急管理工作的長效發展。

事前執法最有效

無論在同事眼裏,還是受監管企業,諸衛軍同志都是個“敢管、能管、善管”的應急管理幹部,是個不折不扣的“鐵面衛士”。

他講到了今年的一次臨街安全巡查。“當時平涼路上的一家小型餐飲店正在進行內裝修,我發現有一名施工人員正在帶電作業,通過手機網上系統覈查,未能查詢到該電工的電工證,經詢問才知道這人的證件是託人花800元錢買來的。”

“我們依據有關規定,決定對施工單位處以2萬元的行政處罰。”諸衛軍介紹,施工單位負責人剛開始非常不樂意,畢竟總共也就8萬元的生意,一下子就要被罰掉2萬元淨利潤,有點想不通。

“我們就耐心細緻地做他的思想工作,跟他講監管部門對違章違規行爲的縱容,就是對人民羣衆的犯罪,萬一發生傷亡事故,你們的經濟損失更大,後悔都來不及。”諸衛軍曾分析到,小裝修、小項目工程安全事故多發高發,主要因爲生產經營單位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對工程管理不規範,現場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等。

在業務學習上,諸衛軍同志既“鑽”又“實”。每有新法律法規、新文件出臺,他都認認真真學習領會,特別是與安全生產業務相關的內容,逐條逐句學習。

“根據這些年處理事故的經歷經驗,當把日常監管工作重心前移,跨前一步做好事前執法處罰工作,事故發生的概率肯定能有所降低,事實也證明了近幾年楊浦安全生產事故穩中有降。”他總結認爲,“事前執法處罰工作是安全教育最有效的辦法之一,這樣能觸動到管理者的靈魂深處。”

因地制宜創新監管

儘管從消防戰線已轉業多年,諸衛軍勇敢無畏的軍人品質,以及對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強烈責任感,在他身上從未褪色。

楊浦區是老工業基地,城市更新改造工程量很大,同時又是上海中心城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特別是教育系統學校場所也比較多。

“學校多,教育暑期校舍修繕施工多也是楊浦的一個特點。”諸衛軍從去年開始督促教育主管部門對施工單位使用“黑名單”制度,如發現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爲要移除出白名單,取消投標資格。

“暑期校舍修繕開工前,由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區建管委、應急管理局聯合召開安全工作會議提要求,中標施工單位參加,並在校舍修繕期間進行聯合執法檢查,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確保了近四十所校舍修繕工程的安全。”

專業能力強是諸衛軍另一大特徵,特別是在事故處置上,他的臨場判斷與處置能力突出,能夠明確法規中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的職責,做到分工不分家,能督促落實行業、屬地監管責任,築牢安全防線。

“及時將‘消化’的新方法,精準地運用到日常執法,逐漸形成了一套符合楊浦實際的安全生產監管方法。”爲何持之以恆做這件事,諸衛軍常常講到一句話,“安全生產,責任重大,但功德無量。監管要嚴厲一點,寧願聽到從業人員的罵聲,也不願意聽到家屬的哭聲。”

言傳不如身教

近年來,在市局中心城區行政執法“三率”通報排名中,楊浦連續多年位居前列。其中,2018年僅“進博會”期間,就對8家企業給予行政處罰;2019年第一季度已立案查處14家企業。

“既有理有據地說明違法違規事實以及法律依據,又通過技巧性的談話,讓當事人心服口服地接受處罰決定。”諸衛軍透露,“多年來,我們的行政處罰案件,未發生過一起被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的案件。”

“當兵23年,又是老黨員,可以說是搞了一輩子安全工作。”諸衛軍說自己是應急戰線上的老戰士,也是應急管理及安全生產執法的“老法師”。“言傳不如身教。”爲幫助局內新同志儘快適應工作的環境,他毫無保留地傳授檢查經驗和談話技巧。

他曾這樣評價自己,立足應急管理工作,做到退伍不褪色,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努力實踐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應急管理工作可能默默無聞,但能守護好千家萬戶就是我們‘應急人’工作的動力和心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