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志向,人生有目标,长大有出息。

然而,很多父母的做法和行为却背道而驰,每天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上补习班,又是兴趣班,搞得孩子一点自己玩乐的时间都没有,甚至当孩子成绩不能如你所愿时,责骂孩子,惩罚孩子。

这样教育孩子只会越来越让孩子失去志向和目标,反而庸碌无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了解下人的心理成长需要。人类进步的本质原因

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理论是说,人类之所以会进步,是我们的大脑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注意力(关注点),从低级到高级,把低级的行为变成习惯,让底层的脑指挥本体去完成,解放我们的高级脑,来做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孩子们吃饭,用筷子,开始他们要用很多注意力在上面,不能像大人一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当慢慢习惯了,就可以不用高级脑来指挥用餐具了。就如我们打字,熟悉了,不用思考,凭感觉就能很快准确地打字。这就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本质的原因。而我们教育孩子也要遵循这个原理。人们关注点的层次

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社会上的人在关注点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烦扰也不一样,有的为吃穿,有的为事业,主要分为五个层次:

一、目标层:包括事业愿景,梦想。这是最高的层次,也就是我们希望孩子更多的关注点,志向、理想,未来的成就等。

二、价值层:做事情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这部分主要来自原生家庭小时候的教育。

三、理性思维层:做事情的逻辑、方法,及理性权衡等,这些在学校教育最多,也就是谋生的技能和功利分析。

四、情感/情绪层:爱、情绪控制、人际关系等,作为一个社交和人与人基本技能。

五、安全健康层:生存、健康等,这是最低层次的需求。

以上五个层次,在人生中都存在,但是满足需求是有优先级的,在安全、情感等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注意力都会在这个上面。

家庭对安全和情感培养很重要

而我们教育孩子时,特别要注意,一旦孩子感到不安全,那其它免谈。比如,父母经常吵架,不管是为了什么,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安全环境的感觉,那学习成绩一定会受到影响,也会越来越失去志向。因为TA的关注层次降低了。

在情感方面,一定要让孩子感受父母、身边的人是爱自己的,爱是一个人最强的感情需求,有了这个基础,孩子才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孩子最先的关系是与父母的,爱与被爱,当然被爱的孩子,也容易爱别人;然后,是师长,伙伴,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忽略了情感交流,让孩子在情感方面先得到满足,甚至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成绩不好,伤害孩子的感情,让他们误以为不被父母喜欢,那就适得其反了。理性思考

当我们长大了,参加工作,就更多地进入第三层次,理性思考,做事有效率,有逻辑。有经验的老板懂得对员工也要打感情牌,只有低层次满足了,高层次才能让人的注意力提升到高层次,做事才会更有效率。

如果我们满足了底下的三个层次的需求,人们要保持干劲,持续努力,这就牵涉到价值感,我们有了技能,就会寻求做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对一个人来说,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努力的价值。最近热议的996问题,本质上就是打工的意义,是为了赚钱,牺牲与家人、孩子的在一起时间值不值?为了老板的事业拼,合理吗? 如果这个公司是自己的,为了更高的志向和目标,就没有人质疑是否值得了。这是他们想明白了后的行动,自然是觉得值得才创业的。生命的意义

因此,人生如同垒金子塔,底层不打好,容易坍塌。所以,我们人的注意力是关注低层次需求先,然后才把眼睛往上看。而我们父母教育孩子时要注意,要打消还在低层次的忧虑,不断提升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训练,把低级的行为变成好的习惯。比如,注意卫生,洗手,控制情绪,管理时间等都是慢慢养成好习惯,不需要再教育的,而激励孩子寻求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要不断加强,这样他们就会形成每个阶段性的目标和理想。

这样你的孩子将会为了目标和理想奋斗,大多数时间他们的注意力,放在最更的高层次,就可以实现孩子的高远志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