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94年的甲午战争可谓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大清国虽饱受列强欺凌,但那都是成名多年的西洋老妖精、罗刹鬼,输有输的道理,但甲午海战,对手却是化外小邦,中华上国的小弟,此前,李鸿章主导的洋务运动已经营多年,其苦心孤诣建造起来的北洋水师更是被称为远东第一、世界第八舰队,人员装备均优于日本,辅以旅顺威海卫等超一流的海军基地,纵横四海力不能及,保卫海疆当绰绰有余,为什么打不过日本舰队。其时朝廷上下对日本发展全然不知,加之北洋水师威名在外,上上下下纷纷喊打,尤其是年仅23岁的光绪皇帝,血气方刚,在老师翁同龢的怂恿下,钦赐尚方宝剑,责令李鸿章“对主和者先斩后奏”。

1894年的甲午战争可谓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大清国虽饱受列强欺凌,但那都是成名多年的西洋老妖精、罗刹鬼,输有输的道理,但甲午海战,对手却是化外小邦,中华上国的小弟,此前,李鸿章主导的洋务运动已经营多年,其苦心孤诣建造起来的北洋水师更是被称为远东第一、世界第八舰队,人员装备均优于日本,辅以旅顺威海卫等超一流的海军基地,纵横四海力不能及,保卫海疆当绰绰有余,为什么打不过日本舰队?


丁汝昌

一切要从甲午海战的起源说起。

1894年,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邀请,派兵协助镇压东学党之乱,作为宗主国,出兵帮助小弟平叛本是小事,但此次平乱非比寻常,同期日本人在未经朝鲜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打着平乱的旗号派出了8000人到朝鲜,进而不断增兵,俨然有和大清国抢地盘的意图。

驻守牙山的清军将领叶志超,出身淮军,绰号“叶大呆子”,但他既不呆也不傻,早早感觉到事态发展的不同寻常,上书李鸿章,提出解决问题的上中下三策:上策大举进兵,中策派舰撤兵,下策据守不动。

其时朝廷上下对日本发展全然不知,加之北洋水师威名在外,上上下下纷纷喊打,尤其是年仅23岁的光绪皇帝,血气方刚,在老师翁同龢的怂恿下,钦赐尚方宝剑,责令李鸿章“对主和者先斩后奏”。


刘步蟾

打了一辈子仗的李鸿章此时却怂了,他多次上书光绪皇帝,陈述不能开战的理由,但彼时朝廷内外,箭在弦上,任凭李鸿章说破口舌,没人理他,更有不少好事者,给他扣上了汉奸的名头,恨不得立马杀之泄愤。

就连胆小怕事的慈禧太后,都认为此战一定要打!

李鸿章靠淮军起家,对打仗并不陌生, 也不怕打仗,但他一力避战,却是有他的道理。

他在给光绪皇帝上的奏疏中说道:镇远定远,质重行缓,济远、经远、来远,行驶不速,致远、靖远,航速仅十五六海里,海上作战,能否趋避敏活,以航速快慢为准。。。

从后来战事发展来看,李鸿章的观点是正确的,航速的差距让北洋水师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状态,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没有谈及的原因:北洋水师缺乏速射炮,虽然战前突击抢购了一批,但尚未来得及安装。而现在装备中,以镇远舰主炮为例,人家一分钟打五炮,我们五分钟打一炮。

堂堂远东第一舰队,毗邻开战,怎么忽然暴露出这么多问题。事情又的从多年前说起。


邓世昌及致远舰

北洋水师成军之初,的确是大干快上,采购了不少新舰,比如镇远、定远两舰,排水量超过7000吨,放在今时今日的中国海军,也是吨位顶级的巨舰,在主炮口径,船体装甲方面,完爆所有日本军舰。

但自1888年以后,北洋水师再未购入一艘新舰。

为什么?没有钱!钱哪去了呢?

第一,主管户部的翁同龢,也就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和李鸿章关系不好,不给钱。说起翁同龢和李鸿章的恩怨,还的追溯到太平天国时期,其时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遭到湘军曾国藩的参奏,险些丢了脑袋,坊间传闻,奏折就是李鸿章写的。加之帝党、后党之争,翁同龢处处与李鸿章为难,李鸿章却拿他没办法。

第二,钱被挪去给慈禧太后修园子了。李鸿章虽位高权重,但主政海军的一把手却是醇亲王奕譞,也就是光绪皇帝的亲爹。此公能力有限,对姨姐慈禧太后的忠心却天日可鉴,为了讨太后欢心,无所不用其极,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就是他的主意,据说当时河北糟了灾祸,上上下下惶恐万分,唯恐激起民变,希望能暂停修园,把银子拿来赈济灾民,但奕譞不为所动,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北洋战舰

有了这两个拦路虎,李鸿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钱是一个方面,技术的快速变革同样影响很大。

1888年到1894年,不过六年时间,今时今日,一艘新军舰从入役到形成战斗力,需要数年,美国建造于上世纪的伯克级驱逐舰服役周期更是长达三十年。但彼时正处于技术大发展时期,六年时间,军舰的航速射速都发生了巨大提升,同期的日本海军,多数军舰都是购自1888年以后,此消彼长之下,北洋水师就被远远甩在身后。

但李鸿章的这些道理,没有人听。不得已,只能强行出兵,与日本决战。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偷袭了大清国支援朝鲜的济远、威远、广乙三舰,击沉了运兵船高升号。丰岛海战可以看做是大东沟海战的前站,此战北洋水师仓促应战,损失惨重,高升号更是全员战死。


北洋水兵

丰岛海战失利的消息传到京城,举国震动,原本还打算拖延的李鸿章遭到了十倍百倍的压力,就连北洋提督丁汝昌都受不了了:不顾生死,出海与倭人一拼。

事情完全失控。

1894年9月17日,日军12艘主力战舰在鸭绿江口外大东沟偷袭了我护航铭军的北洋水师护航舰队。大东沟海战打响!

此战,北洋参战舰艇共计18艘,抛开炮艇等小舰,主力战舰共计十艘。定远、镇远、致远、济远、靖远、来远、经远、超远、扬威、广甲。

这其中,定远镇远排水量过七千吨,14英寸重甲,另有4门12英寸重炮,航速14.5海里,致远、济远、靖远、来远、经远排水量在2-3000吨不等,航速15-18海里,超远、扬威、广甲排水量1300吨,航速15海里。

而对面的日本主力舰,时速均在18海里以上,吉野舰更是达到23海里,且全部备有速射炮。


北洋战舰

战事开始后,北洋水师在刘步蟾的指挥下,一字排开迎敌,而日军却利用速度优势选择锥形突击。处于右翼尖端的扬威舰首先遭到日舰集中打击,燃起大火,管代林履中与舰共亡,超勇舰随后也被日舰击沉,管代黄建勋自沉殉国。

此后致远、经远也被日军击沉,管代邓世昌、林永升殉国,北洋水师陷入困境,更加倒霉的是,广甲舰在战斗中触礁,济远舰更是莫名其妙的撤出战场。

日本舰队虽有多艘战舰受到重创,但一舰未沉。至下午五点,日军指挥官伊东祐亨怕天黑后遭到北洋水师鱼雷艇的袭击,下令撤出战斗,大东沟海战宣布结束。

从牌面上看,北洋水师战败自不必讳言,尤其是因为缺乏速射炮,北洋水师在命中率相差不大的前提下,中弹甚多,但日本舰队也是惨胜,虽然没有被击沉,受创也十分严重,例如其旗舰松岛号,被定远12英寸主炮直接命中,当场炸死80人,指挥官伊东祐亨被迫更换旗舰。如果不是北洋水师准备不足,缺乏爆炸弹,日军可能损失更为严重。

北洋战舰

但此战却极大打击了北洋水师的信心,此后剩余军舰避战不出,困守刘公岛,最终全军覆没。

北洋水师的失败,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道分水岭,此战过后,朝廷上下意识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已经过时,制度才是一切变革的根本,由此,变法之声开始不绝于耳,近代历史的变革迎来了一个新时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