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71个世界卫生日。

世卫组织将今年的主题定为“支持护士和助产士”, 今年也是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是现代护理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诞生二百周年。

我国宣传主题为“致敬医护,共抗疫情”。

护理队伍是抗击疫情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他)们用仁爱、坚守与奉献,在抗疫前线和日常平凡的工作中,展现了中国新时代“南丁格尔”的大美精神和大爱情怀。

“90后”、“95后”的青春担当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的是90后,有的是95后。曾经被人呵护的“孩子”,如今已成长为一支青春力量奔赴年轻的战场,用实际行动彰显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内科综合病区陈匡靖是一名94年的护士,在隔离病区作为“临时妈妈”照顾无陪护的小宝贝们。虽然没有任何经验,但她在上班前,总会一遍又一遍熟悉工作流程,不停向同事请教,以便更好地去应对小宝贝们的各种情况。

96年的儿科急诊护士陈依宁,面对紧急疫情,毫不犹豫地主动请战,作为第一梯队成员支援感染科工作,护理新冠状病毒肺炎及疑似病例的孩子们。

从除夕奋战到鼠年的春分之际,历时近三个月,从收治疑似患儿的病区到再次主动申请去了收治确诊患儿的高风险病区;从带娃零经验的“小白妈妈”,变成细心呵护、照顾技能逐渐娴熟的“代理妈妈”…… 这位95后“职场”新人责任感爆棚,为抗击疫情奉献青春力量。

“全能型”护理,用爱陪伴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儿,大多是无陪护患儿,我们护理人员在做好专业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生活护理。护理工作虽然繁重而琐碎,但她们充满热情、耐心、富有同理心的照顾每一位患儿,让患儿体会到爱的陪伴。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照顾低龄小宝宝的“吃喝拉撒”;辅导小朋友们上网课、做作业;作为监督者督促他们的个人清洁和学习,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做好手卫生等等。偶尔也当咨询者,向孩子们解释蝙蝠为什么会带来病毒,心脏搭桥手术是怎么回事等等。她们不遗余力地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每一位患儿...

守护安全的幕后天使

她们不直接与患者打交道,而是日复一日地与各种医疗器具和污染的防护物品近距离接触,她们每天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戴眼罩、穿着笨重的水鞋,穿梭于清洗的每一个角落,这便是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们。

疫情期间,除了负责日常消毒物品供应外,她们还承担起一线医护人员布质防护服、防护眼罩等大量防护用品的回收处理。根据护目镜和气囊的不同构造和特性,就清洗和干燥方法,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对策;合理使用清洗机及干燥柜,加快器械的清洗及周转;科学调整回收下送流程,分批发放,确保临床科室的正常使用,为临床一线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抗疫,男护士不曾缺席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市妇儿中心多名男护士无私奉献,展现了别样担当。蔡诺是CICU一名男护士,他积极投身抗疫第一线,支援隔离门诊的疫情防控工作。

虽然珠江新城院区PICU不是第一重症收治点,但是作为科室的院感兼职护士,陈浩深知责任重大,主动取消回家探亲计划、配合完成医院各项演练培训,完善科室培训演练制度。

儿童转运组邓其文第一时间加入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不论白天还是凌晨,随叫随到,只要电话响起,定会保证院内外患儿的安全转运。

体会新生儿降临的喜悦是坚持的动力

她们全天候穿梭于待产室和分娩室之间,她们被称作助产士,更被称为“迎接生命降临的天使”,是女人一生中最艰难时刻的最亲密伙伴。

助产士以伙伴身份在孕期、分娩和产后为母婴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在产房里,助产士担当起家人的角色,全程陪伴、鼓励、照顾、指导,力求用最好的技术协助产妇和胎儿顺利分娩。她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时刻。

“母婴平安,是我做助产士的初衷;体会新生儿降临的那份喜悦,是我坚持做助产士的动力”。曾获2019年广东省“最美助产士”称号的黄卓华副主任护师这样评价她的职业。

向这群默默平凡的工作者们

道一声“谢谢”

他们值得

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来源:联络部 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