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嬢嬢,這坨哪裏有好喫嘞安?"老阿姨手指拇兒一翹,指向了馬鞍北路。

說起東門的美食地,一般都會想到建設路,但能真正體現成都美食精髓的,恰恰不是排長隊的美食聚集地,而是街頭巷弄裏的市井味道。

馬鞍北路,背靠馬鞍北路社區,前面是建工宿舍,旁邊還有前鋒小區。

這裏本就美食雲集,近年隨着曹家巷的改造,很多老店都搬到了這兒,這裏隨之成了成都東門土著心中的美食擔當。

在這裏,隨便一家店年紀都比我大

在馬鞍北路,多的是二三十年的老店。那些盤踞在馬鞍北路的蒼蠅館子,餵飽了一代馬鞍北路人。

天賜良雞

開了22年的天賜良雞,曾火遍各大國外的旅遊指南,很多老外都是他家的忠實粉。馬鞍北路的土著居民更是他家的忠實粉。

劉阿姨從外公那裏接過家傳的“涼拌雞”手藝,打響了品牌,現在又傳給女兒,母女二人共同打理。

這家店是成都唯一一家用密碼拌雞的店,他家的方子還是100年前成都做美食最出名的劉地主家的獨家祕方,一般人根本不曉得。

很多附近的人經常會過來打包他們家的椒麻雞和涼拌雞。

雞湯是用小火煨出來的,端上來都是熱乎乎的,寒冷的季節裏,一口喝下去,回味中還帶着一絲淡淡的甘甜。

喫了20多年的風乾雞,臨近過年還打折,也是附近人每年一定會準備的年貨。

甘記肥腸粉

創始人甘嬢嬢,一開始挑着擔子走街串巷賣肥腸粉,後來在馬鞍北路紮下了根,現在已經成爲成都最火的肥腸粉店之一,每天從早到晚都在排隊。

他家的肥腸打整得非常乾淨,木薯粉都是自己家現做的,喫起來爽滑又有嚼勁,我恨不得一天三頓都在他家嗦粉!

王記鍋盔

多少年了,王記特色鍋魁和甘記肥腸粉,依然是馬鞍北路的土著心中無法撼動的老字號。

鍋盔香脆化渣,表面上覆蓋着一層薄薄的芝麻。內餡滿滿當當的都是肉,喫起來超級滿足。

雙珠豆腐腦

這家店開在甘記肥腸粉對面,牛肉豆腐腦是必點,9元1份。雪白的豆花加上香脆的黃豆和饊子,最後還要灑上牛肉和紅油。光是看着,就很勾人食慾。

牛肉軟嫩化渣,豆花鹹香入味。他家在這條街上開了十幾年了,一直是大家的心頭好。早餐來這裏喫一碗豆腐腦,超級滿足。

胖哥燒烤

低調的胖哥燒烤開在菜市場邊邊上,白天不開門,只有晚上開。胖哥人很憨厚,很多來這裏喫飯的人都喜歡跟他開玩笑。

很傳統的成都燒烤,調味很地道。他家的炒飯也是一絕,很多夜貓子一到晚上就來他們家覓食。

脆臊面

24年了,它是很多馬鞍北路人關於麪條最早的記憶。但是近年來在很多新店的衝擊下,老店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濃油赤醬,半乾無湯,8元1碗。這一碗濃油赤醬的脆臊面,能撩動你童年的回憶!

夫妻餃子

開了20多年的夫妻店,門臉並不顯眼。他家以前在馬鞍東路開,來來回回加了好幾次家,但並不影響很多食客穿城過來喫。

他家的紅油餃子和鱔魚麪是特色。包好的餃子4元10個,自己帶回家煮着喫,相當巴適。

馬鞍北路菜市場,藏着童年的味道

儘管馬鞍北路的各種小喫能讓人喫幾年也喫不膩,但對於熱愛生活的人而言,去馬鞍北路菜市場買菜、爲家人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卻是日常生活中的溫暖和快樂。

胡記米花糖

破舊的屋檐、低矮的櫃檯,一看就讓人想起小時候爺爺帶我去買糖喫的情景。

他家的米花糖和芝麻糖都是自己做的,表面的芝麻很香,喫起來不會特別甜膩。隨時用塑料袋密封着,買好多稱好多。10元1斤,買個5塊錢的就可以喫好久。

國珍松花粉

這家店子雖然名字起得挺霸氣,其實就是家賣五穀雜糧的地兒,我媽經常來這裏買。

雖然比不上五穀磨房的精緻,但是很當地的老嬢嬢都喜歡買點回去煮稀飯。冬天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紅豆粥,再煎個雞蛋,別提多美了。

山東炒貨

這家開了很多年的炒貨店,每年過年我媽都要去那買瓜子。

冬天來了,他家又開始賣炒栗子了。試問,還有什麼比捧着一袋炒栗子走在大街上更令人幸福的事情呢。

樂山老號18年燒烤

這家開在菜市場裏的老牌燒烤店,一晃已經走過20多個年頭了。凌晨1點,來這裏烤上幾串五花和排骨,是附近土著常見的夜宵模式。

他家凍品很少,串都是當天現穿現賣的。排骨和五花肉是必點。還有燒烤攤少見的秋刀魚,這家店也號稱燒烤中的LV。

滷掌櫃

雞爪和雞翅是特色。都是當天現滷,菜品絕不隔夜。

對喜歡滷菜的我來說,他們家是下班路上邁不過去的坎坎。我經常拿着幾個雞爪子,一邊啃一邊走。

彭州九尺板鴨

“滷個板鴨提過去,丈母孃歡喜好女婿;宰個板鴨端上桌,婆婆誇媳婦莫煞角…”這句話說的就是成都人對九尺板鴨的喜愛。

他家的板鴨肉質瘦嫩、口感極好,喫起來一點都不肥膩!在市場裏開了十幾年,來的都是回頭客。

放心豆腐店

他家的豆腐種類很全,附近的人都喜歡去他們家買豆腐。除了常見的水豆腐,他家還賣內酯豆腐、冒粉和香脆豆豉。

兩位老闆每次看見人總是笑嘻嘻的,服務態度特別好。

宋姐姐麻辣兔

菜市場裏的新晉網紅店,雖然開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廣受好評,原因就在於他們家自制的麻辣兔實在是太好喫了。

麻辣兔有散裝的也有袋裝的,買回去一邊煲劇一邊啃,相當幸福啦。

無名豆腐店

這家店開在十八年老號旁邊,專門賣豆製品。他家已經開了10多年了,早上還要賣豆漿油條。

白豆腐2.5元1塊。他家熊掌豆腐,尤其好喫,表皮有點焦焦的,喫起來厚實又有嚼勁,9元1斤。

住在馬鞍北路,就是住在幸福的中央

對於居住在前鋒小區和建工院的人來說,馬鞍北路就是他們成長的全部。那些關於美食的一點一滴的記憶,早已經深深刻入了我們的腦海之中。

隨着周圍的改造與修建,馬鞍北路也將會漸漸褪去原來的模樣。但是那些關於美食的記憶,會一直一直存在。

關於馬鞍北路,

你還有怎樣的回憶呢?

歡迎在評論裏聊聊哦!

- END -

成都同城會出品

圖文 | 宋望望

主編 | 張姝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