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我國的工業發展是十分迅速的。今天,我們國家也許是全世界工業最強大的國家了吧!反正''世界工廠''這塊牌子可不是別的國家免費贈送的,而是我們的工人幾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拼出來的。

時至今日,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可是口罩、呼吸機全部得仰仗我們親愛的祖國——儘管外國人(主要是歐洲和美國,當然,還有美國的小弟澳大利亞)嘴上說着中國太落後,可是還是搶着要我們的工業產品。

這就是''世界工廠''的能量,如果沒有我們的工人每天拼命幹活,每天把時間花在勞動和科技進步上,我們這一代又如何揚眉吐氣,讓那些瞧不起人的歐美人知道中國的力量呢?


但是,在這樣美好的時代(相對於幾十年前),我們切不可忘記前人的艱辛,用過去的話,就是要''憶苦思甜'',居安思危。《孟子》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話我們是要謹記的。

在過去,最著名的工人是哪位?不用想,我們的腦子直接冒出一個姓王的工人,他的大名就是王進喜,但是由於他的行爲,全國人民親切地稱呼他爲鐵人,這是對他身體的稱讚,更是對他的精神的稱讚!

他到底做過什麼事情?也許00後已經不怎麼知曉了,但是我們翻開過去的歷史教科書,今天的歷史教科書,他的照片,他的名字應該都會在上面。我們新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糧食不夠,武器不夠,什麼都不夠,但是最不夠的是什麼呢?石油!在很多人眼中,我們國家就是名副其實的貧油國。


在那個時候,缺乏石油真的是一件十分要命的事情。雖然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石油這個東西——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採入缶中。''

然而不巧的是,沈括所謂的石油只是在地表的石油,含量並不是很多,並不能用在工業上。20世紀,最爲重要的就是工業,我國之所以長期捱打,就是工業不發達。工業不發達,農業產出再多也沒有用。而王鐵人這輩人就是爲了我國能夠成爲石油產出國拼過命的人,放在今天,就是獎勵他幾百萬幾千萬也是應該的。

可惜的是,王氏在47歲時就因爲操勞過度而去世了。他有五個孩子,他死後,這五個可憐的孩子就沒有父親。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抱怨什麼,而是向自己的父親學習,成爲了讓人尊重的人!


大女兒名叫王櫻

大女兒因爲年紀最大,受自己父親的影響最深。她和自己的父親一樣,也是一個石油工人。她的丈夫也是從事石油勘探的,家裏有一個人做這個辛苦的勞動就夠了,所以她後來就留在家中照顧自己的孩子。但是據說她好像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可是她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地將這個家撐了起來。

大兒子叫做王月平

大兒子的生活條件比大姐好,他也在油田上幹活。他在成爲工人之前,曾經當過光榮的子弟兵,所以在工人之中,他的體能是最好的。隨後復員,他便跟着自己的父親在大慶油田幹起了活。現在的大兒子,已經是大慶油田的黨委書記了,可以說,沒有他的父親,就沒有他,但是他並有驕傲自滿,而後像他的父親一樣,始終將大慶作爲自己的家。


次子叫做王月甫

這個人名一聽就有點文化,事實上,他也的確是很有文化的。原本他應該像自己的姐姐一樣,同樣成爲石油工人。可是由於他成績優異,便被推薦到了長春郵電學院學習。在那個時候,別看是大專,大專也都比現在的普通大學生喫香呢!後來他去宣傳部工作,生活也算不錯。


二女兒叫做王月珍

她起初是打算作工人的,可是由來由於參了軍,又因爲一些緣故,就進入了部隊的一個學院裏當了藥劑師,人也嫁給了同一家單位的教員。生活非常完滿,是個幸福的人。小女兒王月琴的遭遇就很不幸了,由於出生時遇到自然災害,所以營養不好,從此重病纏身,後來工作沒多久就去世了。

結語

王氏是好樣的,由於他的言傳身教,他的子女也都沒有給他丟臉——其實反過來看,他的子女個個都是較爲傑出的,可見鐵人是個正直且有能力的工人!

參考文獻:

《孟子》

《夢溪筆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