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學 時 訊

1,PNAS: 低音或可促進節奏的神經加工

來源:思影科技

聲音刺激(經耳蝸模型處理)與EEG響應頻譜(所有電極與被試的均值;n=14;陰影區域表示SEMs)

來自西悉尼大學的Tomas Lenc等人在PNAS上發文,表示低音有助於增強個體對節奏的神經加工過程,即低音可以提升個體對節奏與節拍的神經表徵。

本研究採用EEG技術,要求被試先後完成偏差識別任務(Deviant Identification Task)與打節拍任務(Beat-tapping Task),測量個體對聽覺刺激時間屬性的注意程度。針對行爲與腦電數據,研究者採用耳蝸模型開展了聲音特徵分析,行爲任務分析以及EEG頻域分析。

結果表明,低音會選擇性地增強與節奏相關頻率的神經活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低音在傳遞節奏信息以及誘導感覺運動同步中的特殊作用,進而幫助我們理解感覺運動同步的神經基礎。

2,Cell丨首個哺乳動物單細胞染色質調控圖譜——頡偉點評

來源:BioArt

單細胞測序技術(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的發展歷史

2018年8月2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的Jay Shendure(HHMI研究員)組和Cole Trapnell組合作在Cell上發表了題爲A Single-Cell Atlas of In Vivo Mammalian Chromatin Accessibility的論文,在哺乳動物模式生物小鼠的多個組織上,爲我們展示瞭如何通過單細胞的染色質調控信息來研究轉錄調控。

3,殘缺的大腦也能保持正常功能

來源:煎蛋網

四年前,有一個小男孩的大腦被切除了很大一部分,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專家Marlene Behrmann想知道小男孩在缺失了視覺處理系統的情況下,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出於這個原因,Behrmann在小男孩接受手術後的三年中,對他進行了行爲測試,並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記錄下了他大腦的活動。

事實證明,在沒有右側的視覺處理區域後,左側的那部分會接替右側的工作。這是一個大腦可塑性的例子。

閱讀鏈接:

http://jandan.net/2018/08/04/brain-plasticity.html

閱 讀 分 享

1,基因治療已經佈局到了以阿爾茲海默病爲代表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

來源:醫麥克

CRISPR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策略(圖片來源:Neurological Sciences)

本文重點介紹了聯合病毒載體與CRISPR/Cas9在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茲海默症(AD),亨廷頓氏病(HD),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經變性)的最新進展,其中涉及的兩種主要類型的載體是慢病毒載體和腺相關病毒(AAV)載體。

閱讀鏈接:

2,《心理新青年》對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Susan Fiske教授(上篇):我的社會心理學之旅

閱讀鏈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