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上海手造博覽會體驗“非遺”傳統手工藝之美)

工業製成品包攬了城市居民的絕大部分生活需求,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懷念手作,喜歡親手去製作、親自去體驗,在放慢的時間裏去感受生活。

在上海,一年一度的手造博覽會是屬於手工藝愛好者的盛會。12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2018 第四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將於12月7日至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今年的主題是“降落手造星球,暢玩精彩非遺,遇見生活中的小確幸”。今年的手造博覽會展覽面積 12000 平方米,將邀請來自非洲部分國家、日本、法國、英國等15個國家的300 餘家展商參加。爲期3天的時間內,將有千餘門沉浸式手造體驗課程及70 餘場演講舉行,涵蓋刺繡、編織、布藝、陶藝、木藝、竹藝等多種非遺和手工藝門類。

在上海手造博覽會體驗“非遺”傳統手工藝之美

“原始社會沒有任何工具的時候,靠的就是一雙手打造自己的生活。現在文明發展到這個地步,逐漸把手忘記了,更重要的是把手的創造力忘記了。”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上海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汪大偉感慨,現在我們離“手的創造”越來越遠,手造博覽會的舉辦是呼喚手的迴歸,“希望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通過手再一次嘗試我們的創造力,體現我們的創造價值。”

本屆手造博覽會上,千餘門沉浸式手造體驗課程是一大亮點,主辦方將不少非遺傳統手工藝的內容融入手造課程,由非遺傳承人親自講授的大師級課程就有50多門,希望年輕人能通過體驗課感受“非遺”之美,重新認識中國傳統的手工藝。

“手造不單單是對人的創造的呼喚和迴歸,也是人們心靈溝通的橋樑。希望通過非遺傳承人的課程,與市民建立起溝通的橋樑。” 汪大偉說。

在沉浸式體驗課之外,還有70餘場快閃式手造TED演講,邀請手造達人、非遺傳承人和設計師爲觀衆全方位普及手工藝知識,短小精煉的演講隨遇隨聽,是觀衆瞭解手造的一扇扇窗。

在上海手造博覽會體驗“非遺”傳統手工藝之美

上海市現在有8所高校參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培計劃”,幾百名非遺傳承人通過高校研培班對非遺有了進一步認識。在這次手造博覽會上,特別設立了“我爲非遺賦能”四大板塊,“非遺+現代設計”“非遺+文化扶貧”“非遺+海派生活”“非遺+研培成果”四大板塊內容,既展示了高校非遺研培成果,也展示了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可能性。

“貧困地區的傳統手工藝還是一塊淨土,許多還沒有被開發,處於‘藏在深山無人識’的狀態。”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共文化處(非遺處)處長楊慶紅介紹,這些在消逝的手工藝大都流傳日久,有樸拙的美,如能激發當地百姓的手工藝與先進地區的市場、創意對接結合,讓這些“非遺”資源得到開發,既能保護傳統手工藝,又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除了豐富的中國傳統“非遺”手工藝,手造博覽會上,衆多國際手造品牌將帶來中國首秀。奧地利水晶create your style手作系列、英國經典手造集團House of Craft將首次來到中國,英國頂級畫材溫莎牛頓彩繪系列、法國百年品牌dmc奢華黃金繡線、日本金座金箔系列、miyuki和toho串珠將進行中國首發。

“拼布感動中國”大型公益慈善活動、中國首屆動漫手造匯、百校非遺項目大評選,百萬手造達人現場大秀等衆多活動也將在手造博覽會期間舉行。琳琅滿目的活動,將爲觀衆帶來一場“手造盛會”。

今年的手造博覽會標誌是四葉草。“這是一個很小的植物,找到它並不容易。當你找到四葉草時,你也找到了生活的幸運。通過這個形象,我們希望告訴大家手造是可以溫暖內心的,希望大家能夠在細微之處發現生活的美。”主辦方之一、上海手造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文新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