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孩子好學,提出想參加學習培訓,作爲家長當然要鼎力支持,一擲千金也是常有的事。而騙子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冒充學生或老師向家長要培訓費或報名費,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最近,廣西網警巡查執法賬號接到不少家長遭遇此類詐騙的舉報,爲此發佈預警提醒廣大網民引起注意。

今年10月份的某一天,南寧市民劉女士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在南寧某名校讀書的“兒子”發來的QQ信息說,學校邀請到北京清華大學的資深教授到學校進行英語和數學兩門課程培訓,他很想報名參加。“兒子”這麼自覺、好學,她非常高興,於是詢問培訓費用,“兒子”答覆說培訓一門課程要一萬元,還附上了落款爲學校“教務處”的培訓《通知》,《通知》裏詳細列舉了培訓課程、招收名額、報名要求、培訓目的等內容,看上去非常有吸引力。但是,當她向“兒子”瞭解開課時間、報名截止時間、班上其他同學報名情況等,“兒子”卻不斷的催促交錢,說之前慮到費用太高 一直都不敢說,現在已經是報名截止的最後一天了,希望趕緊報名。這讓劉女士隱約覺得不對勁,於是向其他家長求證並電話和兒子取得聯繫,才發現這是一個騙局。

廣西網警提醒:騙子技術又升級!他們首先混進QQ羣,盜取QQ賬號,冒充初、高中在校學生,在上班時間給家長髮信息,暗示自已不能接電話,避免家長直接和子女電話溝通,然後利用家長普遍對孩子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提出各種名校講座、名師培訓爲誘餌,並附上了各類通知、信函。騙子還會在聊天中暗示“名額有限”“擇優選取”“限期報名”等,誘騙家長儘快轉賬匯款,不少家長不想讓孩子錯過機會,便一時昏了頭,相信了短信內容,並被騙取了錢財。

接到類似要錢的信息要提高警惕,必須先與子女取得聯繫,而接到陌生電話號碼來電或QQ信息,對其告知的內容和事項一定要多方覈實,要牢記“兩問”:一是轉賬匯款前要問自己是否已核清對方身份的真僞;二是多反問,設計一個虛擬問題詢問對方,如有對方回答不出、回答有誤或者順着杆子往上爬的託辭,就極有可能是騙子。此外,大家上網的時候也要注意保護隱私,儘量不要在QQ等網絡工具上存儲親友的真實信息和相關圖片資料,謹防被不法分子通過黑客、木馬等手段盜取相關資料實施詐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