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在家,陪伴儿子。每天准备好饭和菜,等儿子起床或下班炒菜;吃完饭,孩子争着不让我刷碗。下班回到家后,晚上准备好饭和菜,等老公下班炒菜;吃完饭,我没有去刷碗,老公则在一边刷碗,一边抱怨!

儿子与老公的区别:主动刷碗和被动刷碗。孩子作为家里的一位重要成员,也要适应做些家务,提升参与感。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创造者,更是孩子的领导者。作为他们的家长,要在生活上,给孩子们做好形象。不要过多埋怨生活劳务的不好,要多说做劳动的益处。比如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或者提高自己的时间安排能力。如果在孩子身边一直说消极的话,夫妻俩产生矛盾不说,时间长了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他们会觉得做家务本来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孩子们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里也在逐渐形成。当宝宝们去做家务时,要记得多赞美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最棒的,从生活中锻炼孩子们的生活能力。但是当他们做的不熟练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要忙着指责他们,要和他们一起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去解决。指责孩子只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用平和的态度去给孩子们讲解怎么合理地做家务,可能更好。

有些时候孩子刚做好的活家长可能会不太满意,然后就会进行第二次“加工”。其实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不好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骄傲,如果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把他们清理过的地方再清理一遍,会破坏孩子的劳动积极性。这样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做家务是在虚度光阴、浪费功力,可能以后都不想再做家务了。

在家里可以把家务进行分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管区,可以一起比赛,看谁做的家务更整洁。如果孩子的性格很强,可以写个纸条规定:不许偷懒,认真劳动,这样有利于孩子自觉性的形成。大家在家务劳动比赛中,一起督促互相检查,让宝宝对劳动产生兴趣。家长们要带着孩子一起完成家族劳动,这样效果会更明显。

给孩子制定一个小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当孩子完成不了的时候,大人们就会不忍心让孩子继续劳动。此时作为父母可以指出方法,但是不能直接替他们解决,这样有利于宝宝的独立意识。其实做家务,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的去指引,不可要求过大。只要他们能自己完成布置的任务就行,这样他们也会感觉到自豪的。

父母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直接的学习对象,每一个行为将来都会影响到孩子。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多做家务,通过劳动向孩子传达生活的美好。其实带着孩子一同做家务,还能考验孩子的生活性,也会给乏味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欢乐,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相信孩子们完成一件劳动时,一定是充满骄傲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小,家务太危险了不能做。如果他们一直在这种关爱下成长,长大以后会缺少独立性。所以,要让他们参与到生活中、参与到劳动里,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性。家务一起做,生活更幸福!(作者:dj10)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可馨育儿说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