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家寶藏》播出後不久央視還推出了《如果國寶會說話》,同樣雲集了多家博物館文物,但不同於《國家寶藏》的綜藝化表達,《如果國寶會說話》偏紀錄片,但避免了高冷的學術性敘事。博物館、美術館被認爲是人類文化和藝術的諾亞方舟,在過去很長時間都被貼有“高冷”“朝聖”等標籤,以上海爲例,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需要在館內外排隊數小時才得以一睹展品的只有2002年上海博物館“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2004年上海美術館“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等屈指可數的幾場。

3月中旬開始,國內的藝術場館陸續重開,雖然以預約的方式控制參觀人數,但公衆去公園賞花的願望明顯大於去博物館看畫,當然這兩者不可相提並論,因爲博物館是公共空間,不是公共景點。但受疫情影響之前,博物館也曾是城中熱地,這源於公衆的需求、博物館推出的高質量展覽,以及媒體對文化多元的推廣。但在各種渠道和形式的推廣背後,也開始思考博物館門口是什麼時候開始大排長龍的?文化需要“流量”帶嗎?

2017年夏,上海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百物展”人氣爆棚,觀衆排隊入館後,還需排隊入展廳。

博物館、美術館被認爲是人類文化和藝術的諾亞方舟,在過去很長時間都被貼有“高冷”“朝聖”等標籤,以上海爲例,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需要在館內外排隊數小時才得以一睹展品的只有2002年上海博物館“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2004年上海美術館“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等屈指可數的幾場。但到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尤其是2015年以來,排隊成爲了一種常態,2015年底的“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2017年夏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2018年的“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直至剛落幕的“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幾乎每一場展覽均引起業內外轟動,最明顯的變化是館外架起蛇形欄杆,以應對排隊的大客流。不知不覺,“排隊是常態、不排隊是運氣”成爲一種廣泛的認知。

當然,該現象並非只在上海,“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時同樣是無盡的長隊,陝西曆史博物院據說沒有一天不排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2015年伴隨“石渠寶笈特展”出現了“故宮跑”這個名詞,兩年後,《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再現“故宮跑”,或者需要排隊三四個小時才能一睹畫展。

當然,2017年的“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中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這件絹本青綠山水雖無比珍貴,但並非首次展出,它在2009年和2013年均公開展出,2013年“故宮藏曆代書畫展”第六期展覽和2017年的“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皆爲全卷展示。時隔4年,同一件作品,緣何從“孤芳自賞”到“萬人追捧”?

2017年,《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媒體圍繞拍攝《千里江山圖》全卷打開之時。

被“帶火”的博物館會否變爲“公共景點”

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衆對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節假日舉家去遊樂場、也去看展覽,同時這種變化或源於2017年播出的首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

《國家寶藏》分別於2017和2018播出了2季,第一季便有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等九大博物館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強勢結盟、實景取材、博物館館長參與解讀,並由27位明星“講述”27件頂級國寶重器的故事。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是《國家寶藏》亮相的首件國寶,“講述”這件國寶的是影視演員李晨,他穿着黃色龍袍扮演宋徽宗,讓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參與到文物所蘊藏的文化和歷史中。節目播出後,除了讓“古老深沉的文化時尚鮮活”的評論外,宋徽宗的服裝卻被質疑。但無論如何,作爲文博涉足綜藝的首檔節目,《國家寶藏》實實在在地引導更多的人走近文物。

2017年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一季中李晨飾演宋徽宗,講述《千里江山圖》的前世今生。除了明星演員的演繹外,九大博物館也參與文物解讀。

在《國家寶藏》播出後不久央視還推出了《如果國寶會說話》,同樣雲集了多家博物館文物,但不同於《國家寶藏》的綜藝化表達,《如果國寶會說話》偏紀錄片,但避免了高冷的學術性敘事。在每集5分鐘的時間裏,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觀衆平等對話,“訴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傳奇。雖然影響力不及《國家寶藏》,但在卻獲得業內的廣泛認可。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中對陶器紋樣的解說。

至此以後,博物館成爲了城中熱地,除了日常參觀的觀衆外,一些少兒培訓機構藉着展覽的平臺開設講解課程,與奶聲奶氣的孩子展開有關展品的問答互動,讓筆者記憶深刻的是一個週末去看一場與西方藝術500年發展有關的展覽,幾乎每一個區域都有幾隊面向少兒的講解。恍惚之間,想到過去在照片中看到意大利教堂裏,老師帶着一羣孩子看中世紀壁畫的場景,不由感嘆“文化之盛”。

2017年底,成都博物館“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排隊觀展的人羣。

近幾年,博物館人氣持續火熱,直至今年年初,因爲疫情閉館。雖然實體場地不開放,但網上博物館卻無比火熱。1月底推出各種形式的網上展、2月底博物館開始依託淘寶平臺“帶貨”文創、再後來筆者用來看演唱會直播的“一直播”、看美妝的“小紅書”、看二次元的“B站”、還有“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都可見博物館號入駐。對這一現象,有一些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認爲是疫情期間的無奈試水,未來還會做更多的調研以確認如何在直播媒體領域發展;也有一些則持積極擁抱的態度,認爲這是一種博物館推廣的方向。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直播海報

也由此引發出一系列問題,未來博物館將如何發展?如何描述博物館參觀者的身份?觀衆?遊客?而博物館是本身是公共空間還是公共景點?博物館是否需要取悅大衆媒體以吸引觀衆?

自2019年以來,《上新了故宮》、《國寶很有戲》等依託明星流量的文博類節目愈演愈烈,甚至宣傳海報上還打出了“國寶們,出道吧”,“漢代當紅情感博主”等標題,這不僅讓人疑惑,這是歷經千年的文化瑰寶還是熱熱鬧鬧的“練習生”?

《國寶很有戲》海報

同樣娛樂化的情況也發生在臺北故宮,2019年臺北故宮推出了幾個系列的影片,涉及美學和文物賞析的觀點,有一個系列是邀請不同專業領域的人講述文物之美和對自己的啓發。其中除了臺灣藝術大學教授李乾朗外,還有導演魏德聖、作詞人方文山、歌手蕭敬騰等。

雖然每段影片只有2分鐘,但信息量卻巨大,李乾朗講《溪山行旅圖》中的空間關係、《清明上河圖》中建築所用界畫的技法與當下電腦繪圖的貫通之處。當然2分鐘講清兩件國寶沒有可能,只是點到即止,李乾朗最終只給出“藝術表現都有時代特徵”的論點。

“具有時代特徵”也適用於了評述當下媒體傳播。在臺北故宮該系列中雖然方文山講《千里江山》,也講“電音三太子”,但至少勉強可以聯繫。但蕭敬騰的2分鐘就偏青春和“好玩”了,他完全沒偶像包袱地說,小時候到臺北故宮可以買很多白菜、懷素的《自敘帖》有點像饒舌音樂。將《自敘帖》與饒舌比較,雖也自圓其說,但用於描述這一卷被代代傳頌的書法豐碑,總有些怪怪的滋味。如果這個時代在《自敘帖》後題跋,難道寫“free style”?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系列短片中,蕭敬騰講述他理解的《自敘帖》。

當然,將文物以當下的方式演繹,或也是一種時代表達,這種與當下相符的輕快表達也在國外對於藝術作品的相關解讀中可以看到,近日,一部每集3分鐘左右的法國短片《奇趣美術館》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同樣是演員演繹畫中人、並借畫中人之口接地氣地透露藝術風格、創作背景等信息。

《奇趣美術館》“美國式哥特”一集

比如,在解讀全世界傳播最廣的圖像《蒙娜麗莎》時,並未直接涉及文藝復興和達芬奇,而是以一位孤獨的、被迫保持微笑的、時尚女性的姿態,講述自己希望赴宴《最後的晚餐》,但被告知自己在巴黎、晚餐地點在米蘭,無法到達。此外,“蒙娜麗莎”還和其他名畫中的男子用手機聊上了天,通過手機的划動,文藝復興時代的其他作品也以詼諧的方式被普及。不過只是普及,看類似短片只是一個引子,提示記憶中有的圖像,並以此爲線索發現新知。不然就只是一笑了之的戲劇。

《奇趣美術館》中的《蒙娜麗莎》,發簡訊和其他名畫中的男子“互撩”

文博類綜藝只是起點,文物故事的時間性和在地性無法複製

難道藝術需要“流量”帶嗎?單純以文化論藝術難道在當下真的難以獲得廣泛認知嗎?

文物穿越千年而來,自帶歷史傳承、精美工藝、文明痕跡,這足夠讓她們沉默千年,卻熠熠生輝,她們的故事需要應該被如何講述?

1980年,央視和日本NHK合作拍攝紀錄片《絲綢之路》,雖然難以知曉在那個電視尚未普及的時代有多少受衆,但是時隔40年,它的經典程度並沒有因爲畫質的粗糙而受到影響。緣何這部紀錄片無法超越?很大的原因是記錄了那個國門初開的中國,以沿途的生活狀況。

1980年播出的《絲綢之路》中,與攝製組一起進入黑水城的考古人員在現場考古。 1980年NHK《絲綢之路》截圖

當時參與攝製的NHK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家被允許進入中國腹地進行紀錄拍攝的國外媒體,兩國攝製組和專家團隊在1970年代末從西安出發,沿絲綢之路走向歐洲。當看到武威的馬踏飛燕、張掖的大佛寺、嘉峪關的城樓等熟悉的景緻40多年前的樣子讓人激動,而更讓人喫驚的是,在敦煌一集中,在莫高窟門樓下迎接攝製團隊的是常書鴻夫婦。此後,攝製團隊和考古專家跟隨當地嚮導,騎着駱駝走進沙漠探訪黑水城;並動用軍方人員和設備尋找樓蘭古城和羅布泊,並用鏡頭記錄下了在黑水城和樓蘭古城中有限範圍內的考古。這種時間性、在地性的拍攝,都是無法複製的,因爲人會逝去,一些文物的狀態只能盡力保持。

常書鴻夫婦在莫高窟門樓下迎接攝製組。1980年NHK《絲綢之路》截圖

常書鴻面對鏡頭講述敦煌壁畫被如何被揭走。1980年NHK《絲綢之路》截圖

25年後,央視和NHK再拍《新絲綢之路》,雖然角度也有所不同,當時的神祕所在也成爲了旅遊熱點,但依舊經典。NHK更多把視角定位在絲綢之路新面貌,關注沿途中國百姓的生活現狀,而央視更多探索歷史遺蹟及這些遺蹟背後的故事。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1世紀繪製的15號洞窟外。2005年NHK《新絲綢之路》截圖

比如在“吐魯番:炙熱的大畫廊”一集中,NHK聚焦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1世紀繪製的15號洞窟。這個如今空無一物的洞窟曾經頂天立地畫了15幅巨大的“祈願圖”壁畫,這些壁畫在20世紀初被來自德、俄、英、日等國的探險者切割剝下並運回自己國家。目前克孜爾15號窟的壁畫除了中國外,還收藏在五個國家的博物館,其中運回德國的部分在二戰中被嚴重損毀。如今只能通過倖存的部分和被毀前的照片,想象15號窟的輝煌。當然,日本團隊也善於將想象現實化,在京都龍谷大學,15號窟曾經的模樣被電腦復原,甚至探究壁畫散落在各國的每一塊曾經的位置。

15號洞窟模擬圖。 2005年NHK《新絲綢之路》截圖

京都龍谷大學對“祈願圖”壁畫的電腦復原。2005年NHK《新絲綢之路》截圖

而同樣的選題在央視被稱爲《吐魯番的記憶》,表達更爲抒情,雖然同樣聚焦千佛洞15號窟的歷史,但更廣泛關注於這一片熱土上的多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傳遞交流。

《新絲綢之路》中千佛洞15號窟壁畫在德國展出狀態的資料圖,其中大部分毀於二戰炮火。2006年央視《新絲綢之路》截圖

被盜取至德國的、15號窟壁畫倖存部分目前收藏於柏林國立博物院印度藝術博物館。 2006年央視《新絲綢之路》截圖

文物的時間性和在地性是難以複製的,也許面對千年的古蹟,每一個人所擁有的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二十五年的時光,時代的發展卻是難以想象的。這種變化卻可以在時隔25年拍攝的同一主題的紀錄片中被看到。

時隔25年,中日《絲綢之路》拍攝團隊拍攝了同一家樂器製造工坊的。

這種對文物和歷史的在地性講述,還讓人想到《局部3》,雖只在網絡更新,但攝製組赴意大利,在普通觀光客難以到達的小鎮教堂,實地拍攝文藝復興溼壁畫,讓人大飽眼福。雖然講述者的觀點有時偏個人化,但當那些十四、十五世紀的壁畫,被投屏到電視設備上,感覺整個屋子亮了。尤其是疫情在意大利發生的當下,那些奪目的壁畫也成爲一種希望和祝福。

《局部3》中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溼壁畫實景拍攝。

這種感染力和永恆性在綜藝類的文博節目中,似乎很難做到。但綜藝類文博節目也確實增加了親和力和代入感,讓公衆更主動地走入博物館。

1972年,BBC推出的電視系列片《觀看之道》,約翰·伯格的同名著作《觀看之道》至今被閱讀,

博物館是通往過去的門,但普通公衆想要完全從中獲得關於過去的知識並不容易,或許日漸親民的文博類節目可以幫助解鎖第一道門,但在此之後,還需要更多的智慧去開啓新知,而不只是走過一件又一件展品,而後在朋友圈拍照分享。

相關推薦
  • 西夏“鎏金銅牛”千年國寶“雲”綻放
  • 布達拉宮“雲展覽”讓網友“宅家”細品雪域千年國寶
  • 俄羅斯的博物館如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