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兩個人不知所終,一個是建文帝朱允炆,一個是朱三太子朱慈炯。李自成打到北京,崇禎決定殉國。在死之前,他挨個殺掉親屬,皇后、貴妃、哥哥、弟弟、女兒。到三太子朱慈炯時,他實在下不去手,放其逃亡。崇禎在煤山上吊,明朝滅亡。

朱三太子好運氣,在流亡途中,碰到一個老鄉紳。知悉他的身份後,給他喫、給他穿。過上了安生日子,可是亡國之痛一直在三太子心中縈繞。

他長得容貌清秀,氣質不俗,滿腹詩書,王鄉紳把女兒許配給他。有了王鄉紳雄厚的財力支援,他的復仇大計開始實施。

大家想必知道,明朝亡於李自成。李闖佔領的疆域,僅僅是中國北方。不是吳三桂降清,八旗軍根本進不了山海關。沒有洪承疇、吳三桂引路,清軍根本無法攻下江南。即使清軍佔領大部分國土,海上仍然有鄭成功反清,藩屬國有朝鮮國反清,民間仍然是嚮往明朝。反清復明運動持續到清朝末年,方興未艾、

三太子亮出身份,源源不斷地有識之士靠攏。他在其中挑選出幾個肱骨重臣:“齊肩王”焦三,護駕指揮朱尚賢,閣老張大,部下人才濟濟。

崇禎放走三太子時,給了他一副藏寶圖,位於雲南野那山仙人嶺,裏面的金銀財寶,足夠裝備十萬人的軍隊,打十年仗。

三太子到雲南王吳三桂的府邸,落落大方,信口拈來,老狐狸吳三桂都被他鎮住了,跪下磕頭求饒不已。鑑於吳三桂有反悔之心,三太子免他過錯,雙方約定南北起勢,推翻清朝。

他爲了掩人耳目,創辦了天理教,以度化衆生爲名,行反清復明之實。天下反清義士、羣衆都紛紛加入,會衆達百萬餘人,遍佈全國各省。

臨近古爾邦節,三太子和教衆攛掇北京回族人在清真寺慶祝。當時清政府還沒有同意過這些活動,到時候雙方起衝突,天下回民是一家,半個中國就不安穩了。到時就是天理教會衆、吳三桂起事的時候。

可惜運氣不佳,消息走漏,清政府提前和回民打成和解,三太子功虧一簣。

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持抗清,曾經在康熙南巡時,炮轟行宮。

雍正二年,他率數萬教衆,與臺灣的鄭經勾結,攻打泉州,可惜被海澄公黃芳世殲滅,三太子僥倖逃出。

此次失敗,他一病不起,不久離世。在他死後,還有新的教衆自稱朱三太子,抗擊清朝。一直到乾隆年間,三太子還是縈繞在他心中的一個噩夢。

孫中山鬧革命,以天地會爲雛形的洪門,出錢出力,推翻清政府,也算是爲三太子出了一口惡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