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随即向北京进军,同年三月便攻破北京,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的大一统王朝至此结束。之后满洲贵族乘此明朝大乱的“良机”,联合大汉奸吴三桂两方合力,大败李自成,成功入主中原。清朝能够入主中原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利用了汉族内部阶级拼搏,谋取了渔翁之利。占领北京后,清朝统治者面对诺大的明朝疆土,他们采取了由北向南吞并中原的策略。

清军在攻占北方省份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激烈的抵抗。可是在攻打远离京师的江南地区之时,却遭遇了强烈的抵抗,以致清朝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统一了中国大部地区。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南方人与北方人对于清朝的态度如此不同?

首先,清军攻打李自成之时,是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战胜后也接收了北京的原明朝官员,导致北方的人民,没有及时了解清军的真实意图。还有清军在最后一次入关之前,北方人在与起义军和后金的无数次战争中,有血性能打仗的人,大多都已经战死沙场,所以不能说北方人没有反抗,而是很多能打敢打的人都已经战死。这些战争也导致北方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大片土地荒无人烟,政府部门也被打乱,没有了组织反抗的能力。还有一点就是我国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比较悠久,也更容易接受外族。

北京被清军占领后,明朝遗留的宗室又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但这个临时政府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清朝打败。而清朝统治江南之所以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其实他们真正遇到的阻碍是江南的千万百姓。而导致百姓激烈反抗的主要原因,就是清朝触犯了汉人的伦理道德底线,也就是强行推行“剃发令”。其实清军在进入北京不久,便发布剃发令,到之后由于吴三桂等明朝降官劝说,和北京及周围地区人民多次反抗,多尔衮不得不暂缓了这个政策的实施。但清军拿下南京后,剃发令再次施行,并令礼部在全国范围内下达“剃发令”,强制剃发,不遵循的结果就是“留发不留头”。在汉人的传统里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剃发相当于直接把汉人致于不孝的境地,而孝道在古代一直是汉人高度重视的传统。

也因为这条高压政策,激起了南方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让南方许多原本水火不容的各方势力,团结到了一起,一致对抗清朝。但最后,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还是失败了,但他们坚定守卫汉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的精神,还是让我钦佩。据不完整统计,满清为了彻底将“剃发令”执行下去,大概屠杀了近千人汉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其中“扬州十日”主要是清兵干的,而“嘉定三屠”却大多是归降满清的明军组成的汉八旗干的。经此一劫,汉族人口锐减,而满族也通过“剃发令”,在思想和地域上彻底的统治了中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