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浙江寧波的天一閣,在圖書館和博物館領域,都有着頗高的聲譽,他也被譽爲是世界三大最古老的藏書閣之一(還有兩個是:意大利的馬拉特斯塔圖書館和美第奇洛倫佐圖書館)。天一閣不僅收藏有數量龐大的古籍,還有衆多珍貴的金石拓本,而其中最有價值的是一件石碑,它奠定了它亞洲第一私人圖書館的地位,到底這是一塊什麼樣的石碑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祕。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要說這件寶貝石碑,就不得不重提天一閣的來歷。在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浙江鄞縣有一位書生考中進士,開始步入仕途,最後官至兵部右侍郎,他就是明代的著名收藏家範欽。

在範欽任職期間,有幸結實了一位“同事”,叫做豐坊,他是當時名氣頗高的書法家和篆刻家,而且和範欽一樣,豐坊也喜歡收藏古書,另外他們還是同鄉,所以兩人相處的也就十分融洽,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對“好基友”!

嘉靖三十九年,範欽辭官回鄉,於次年修建了“天一閣”,用來收藏它名下數以萬計的古籍圖書和一些古董字畫,而且也得到了好友豐坊的鼎力相助,他還將自己“萬卷樓”的藏書,也全部贈送給了範欽,所以“天一閣”就成了當時最大的藏書閣,各種珍貴的古籍書目,在這裏也都能找到,但可惜的是,它卻不對外開放。更神奇的還在後面,在豐坊晚年的時候,他還將自己珍藏的最重要的一件寶貝,捐贈給了“天一閣”,這就是今天小編要給您說的石碑——神龍本《蘭亭序》石碑!

永和九年,自王羲之大筆一揮,寫下《蘭亭序》之後,書法界便又多了一座高峯,而且至今也無人超越。因此,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真跡,也成了歷朝歷代收藏家們追逐的寶貝。而其中最幸運的,也許就是唐太宗了,他不僅得到了《蘭亭序》的真跡,而且還將它陪葬在了昭陵。

而之後傳世的《蘭亭序》,則是唐代大書法家馮承,根據《蘭亭序》真跡所描摹的素本,叫做《神龍蘭亭》,所以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傳到明代之後,豐坊又根據馮承描摹的素本,篆刻一塊神龍本《蘭亭序》的石碑,而且其書法造詣,和篆刻技巧也都遠遠超越前代,所以這塊石碑,也是公認最接近《蘭亭序》真跡的作品,因此也可以說,它是豐坊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後來,豐坊的晚年生活出現變故,於是他就將這塊神龍本《蘭亭序》的石碑送給了範欽,然後這塊石碑,就成爲了天一閣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因此也讓世人都羨慕不已,什麼叫至交,相信讀者到這裏,應該看明白了吧!

如今的天一閣,已經有45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期間歷經磨難,但如今卻依然屹立不倒,而這和它嚴苛的管理制度是分不開的,即“代不分書,書不出閣”。另外,在這背後也還有範氏子孫們,強大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對先祖遺訓不敢有半點的怠慢。

天一閣不僅代表着文化,更承載着歷史,更是華夏文脈生生不息的精神、薪火相傳的使命的最佳載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