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從過程上還是從結果上看,沙俄的一小撮冒險家跋涉萬里,在天時、地利、人和都非常不利的情況下,與滿清的正規軍、地方武裝周旋了幾十年,滿清卻不能殲滅,只能圍困或暫時擊退他們,1689年,滿清不得不與俄國簽定有利於對方的《尼布楚條約》,割讓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在內的大片土地,俄國人合法獲得了在遠東的戰略前進基地,無非少賺一點但絕不是賠,爲清朝昏君後來進一步瘋狂割地創造了前提,康熙只不過是“土地換和平”,而且是屈辱的和平。這個條約的簽訂,是滿清做了無原則退讓的產物,索額圖把貝加爾湖以東,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富庶地區拱手送給了俄國,造成了重大國土損失。

《尼布楚條約》可以說是滿清簽訂的第一個近代邊界條約,我們的歷史課本上一直寫這是一個平等條約,如果從西方的法律來界定,這個確實是一個平等條約,因爲這個條約是雙方共同商議簽訂的,不存在誰強迫誰,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簽訂的雙方是平等的,但是如果從條約內容上來看,《尼布楚條約》是一個失土條約更爲貼切。
從1685年6月25日,清軍攻陷雅克薩,活捉督軍頭目托爾布欣的時起,直到1686年7月18日,再次進攻雅克薩,圍城半載,致使俄軍喪失全部戰鬥力,至此,大清在外交上處於主動地位,早在第一次雅克薩大戰之前,康熙就派人給沙皇捎信,提出舉行邊界和談。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俄羅斯帝國全權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中俄尼布楚條約》,條約共六款,明確規定清俄兩國東段邊界以外興安嶺(即今斯塔諾夫山脈)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爲界,凡嶺南一帶土地和流入黑龍江的河川,全屬滿清;以北一帶土地及河流,全屬俄國,烏第河流域劃爲待議地區,留待以後再議。
在這個條約中爲了讓沙俄承認清政府對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的統治權,將原來屬於滿清的額爾古納河到貝加爾湖的領土劃歸沙俄所有,所以,其實尼布楚條約是一個不平等條約。
這個條約的簽訂,是滿清做了無原則退讓的產物,索額圖把貝加爾湖以東,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富庶地區拱手送給了俄國,造成了重大國土損失。
該條約還明確將北諾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袤疆域,定爲待議地區,其面積不小於300萬平方公里,甚至更大,但是世界政治格局鉅變,時至至今,不僅從未再議,而且也永遠無法再議,所以,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一部失地條約。
《尼布楚條約》是第一個割讓領土的邊界條約。它開創了有清以來喪土失地的先河,是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它對於中國的國家戰略、地緣態勢和民族關係等諸多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危害。是滿清重大的戰略失誤。
第一、該條約使俄國合法地獲得了侵略基地和廣大領土,併爲中國的東北和蒙古進一步被滲透和侵略埋下了禍根。
第二、滿清喪失原屬於中國的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一帶地方,也不僅僅是貝加爾湖地區,而是貝加爾湖地區地下無盡的礦藏資源和豐富的水能資源。
第三、滿清的一時退讓使俄國人合法地獲得了從歐洲直達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廣袤領土,使中國的背後屹立起一個新的巨人,中國北方的地緣環境極劇惡化。
第四、《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使後世中國框定了自己的領土,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實際上以此條約爲標誌,中國的領土在北方已不能再擴大了,只能在近代一步步縮小,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未進入統治者核心統治地區的領土已經再難以收復。
第五、條約分割了蒙古族,使蒙古人成爲了跨境民族。
從以上五條足以說明尼布楚條約根本就是個失敗的條約。
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也認爲《尼布楚條約》是個不平等條約:“……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邶風》之七子。……”
無論從過程上還是從結果上看,沙俄的一小撮冒險家跋涉萬里,在天時、地利、人和都非常不利的情況下,與滿清的正規軍、地方武裝周旋了幾十年,滿清卻不能殲滅,只能圍困或暫時擊退他們,1689年,滿清不得不與俄國簽定有利於對方的《尼布楚條約》,割讓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在內的大片土地,俄國人合法獲得了在遠東的戰略前進基地,無非少賺一點但絕不是賠,爲清朝昏君後來進一步瘋狂割地創造了前提,康熙只不過是“土地換和平”,而且是屈辱的和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