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一是春耕生产的关键节点,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及时下发了《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确保不误农时春耕备耕,稳住春播粮食面积。而在《中国报道》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发现,多地市民除了对国际市场粮食出口缩减有所担心之外,对今年的粮食生产病虫害、储备粮是否充足等多个问题均有担忧情绪。

“我买的不算多了,我周围很多人囤得比我多。”4月5日,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的物美超市停车场,《中国报道》记者见到一位五六十岁的妇女手推车中装有三袋大米、三袋面粉和四桶油,“你没看新闻吗?很多国家都开始禁止向中国出口粮食了,疫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所以多囤点没有错。”

而在《中国报道》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发现,多地市民除了对国际市场粮食出口缩减有所担心之外,对今年的粮食生产病虫害、储备粮是否充足等多个问题均有担忧情绪。粮食进口缩减,该不该担忧?

4月3日,重庆市民在一家超市的粮食销售区域内选购大米。

越南从3月24日开始,禁止各种大米产品以任何形式出口;柬埔寨从4月5日起,也禁止除香米外的白米和稻米出口。目前至少已有包括越南和柬埔寨在内的6国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正是受多国禁止或限制农产品出口的消息影响,国内不少市民开始出现担忧情绪。

“我国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约1%,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分析道。

4月2日,在商务部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直言,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我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等饲料粮为主,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我国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

“我们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魏百刚如是说。今年粮食生产,能不能稳住?

3月18日,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创云竹生态农业园,农民在用农机犁地。

沙漠蝗虫灾害在一些国家的暴发,也是导致目前全球粮食形势紧张及市民担忧的原因。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到底能不能稳得住?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0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8.4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4.6亿亩次,虫害发生3.8亿亩次。

“菌源量大、品种感病、春季降雨偏多是导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大流行的关键因素。”河南省植保站研究员吕国强分析道。

为有效控制小麦重大病虫危害,确保2020年小麦稳产增收,全国农技中心制定了《2020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四病三虫”。

此外,从中央到地方,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也一直在加快推进。中央财政安排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8亿元,用于支持湖北、河北、安徽等26个省(区、市)做好粮食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农业农村部提前制定预案,做好相关物资准备,派出工作组督导重大病虫害防控;陕西、河南等重发区域开展春防行动……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目前草地贪夜蛾累计防治了190多万亩次,基本上做到应防尽防,一些地块已经防治两遍以上。此外,农业农村部优化推荐草地贪夜蛾用药28种,库存量能够满足6亿亩同类型害虫的防治需要。

“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超常规措施来稳住粮食生产,有些措施是多年少有的。”4月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一是春耕生产的关键节点,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及时下发了《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确保不误农时春耕备耕,稳住春播粮食面积。二是在春播大面积展开前,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及时将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下达各省人民政府,把稳定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今年全年粮食面积稳定。这也是多年少有的。三是在农民选种备肥的关键时候,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释放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

“今年粮食种植意向面积稳中略增,目前夏粮长势较好,丰收有基础,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应该说,粮食生产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局。”潘文博说。粮食库存量,挺不挺得住?

中储粮襄阳直属库的职工在粮库内进行粮情检测。

3月2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库伦(Maximo Torero Cullen)在接受《卫报》独家专访时发出警告,各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会引发全球粮食短缺。”托雷罗的一番话迅速引发全球担忧。那么,我国粮食会短缺吗?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储备粮情况如何?这些储备粮能够全国人民吃多久?

“近年来,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目前稻谷、小麦的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完全没有必要囤大米。”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在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了解,中国粮食库存的构成情况主要分三大类:一是政府储备,二是政策性库存,三是企业商品库存。此外还有一部分农户存粮,这部分通常不统计在库存范围内。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这是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地方储备粮是按照能够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平衡区4.5个月市场供应量建立的。

“从此次应对新冠疫情看,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做到了‘四个有’,即保障体系有支撑、市场波动有监测、应对变化有预案、保供稳市有责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说。

据介绍,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1个,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应急配送中心3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454家。此外,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1072个,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9206个,覆盖了重点地区、重点品种,能够密切跟踪粮食供求变化和价格动态。

事实上,即便是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全国粮油市场依旧运行正常。“这一方面与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给充裕、库存充足有关。另一方面,全国粮油企业及时、快速复工复产,也对稳定全国的粮油市场起到关键作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说。

截至目前,全国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其中已经复工4750家,复工率88.2%;复工企业的小麦和稻谷的加工能力每天96.2万吨,折合19.2亿斤,按照每天一人一斤粮计算,仅这些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每天的加工能力,就足够全国14亿人吃一天有余。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编:张利娟

监制:何晶

浩楠——“我们在一起”2020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招贴设计公益征集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