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駐馬店“75.8”特大洪水

(《洪殤》連載之三)

文/王志遠

——————————

在滯洪區河口,爲了阻止炸壩,戒備森嚴,船頭上架着兩挺機關槍......

欲知詳情,請往下看:

今年大年初四,正值新春佳節之際,我又一次回到故鄉新蔡,回到我魂牽夢繞的班臺,因爲撰寫《洪殤》,班臺是一個繞不過的"結”一一班臺之於新蔡,之於頓崗,不僅是一個地標,更是一個人文符號和傷感之地。

(一)地域矛盾

班臺因洪河汝河在此交匯,自古以來戰略地位和航運、水利作用十分重要,乃兵家必爭之地。

相傳,班臺春秋時叫土丘臺,唐朝時在臺上建有魯班廟,又稱爲班丘臺,後逐漸演化爲班臺。因洪汝河在此交叉彙集成“y”形,民間還一直稱班臺爲三岔口。民國以前,由於三岔口上承洪汝,下通江淮,是新蔡境內的重要碼頭,市面非常繁榮。後來,同盟會會員、新蔡進步人士閻子固率領淮上軍起義,三岔口碼頭被清軍毀於戰火,其地位逐漸被下游的頓崗碼頭替代。

上世紀五十年代未,爲解決班臺以上洪汝河下泄速度,消除河道腸埂阻,新成立的淮河水利委員會在三岔口左岸又開挖出一條由北折向東南的分洪道,流徑新蔡、安徽臨泉和阜南,全長73公里,這無形中加大了下游安徽阜南蒙窪滯洪區的防汛壓力。

爲此,安徽和河南兩省把官司打到中央,鬧的兩省都不愉快,民間積怨更深,一到汛期,兩省羣衆拿鍬弄棒互相對峙,甚至不惜大動干戈,發生多起因水而生械鬥事件。

安徽省爲了阻止汛期大洪河上游來水,曾出動萬餘人在大洪河新蔡練村以下的安徽河南交界黑龍潭段築起幾十米高土壩,阻止上游洪水下泄。爲了調停兩省水患糾紛,60年代初,國家水利部及淮河水利委員會投巨資在班臺分洪道入河口建了一個長約150米,寬約二十米的七孔(後人爲堵閉2孔)洪水節制閘,俗稱班臺大閘,汛期由河南、安徽及淮委會三方共同值守,不到警戒線不準開閘放水。

記得“75.8"洪水前幾天,在生產隊當會計的父親和生產隊隊長用架子車拉着我去新蔡縣城給生產隊買化肥。那是我第一次進城,看到縣城竟有四層高樓(汽車站對面服務樓),還有新華書店、電影院,喫了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至今令人回味的肉絲麪,甭提多高興了。

回來路過班臺大閘,看到大閘兩端高聳的觀測塔、雄偉壯觀的大橋、幾尺厚的鋼鐵閘門,我彷彿置身於課本上剛剛學到的南京長江大橋,高興地跑前跑後,扒着橋欄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久久不願離去。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班臺大閘,誰也不曾想到,僅僅過去十多天,這個鐵骨鋼筋般的大閘竟會在我眼皮底下以悲壯的形式灰飛煙滅。

(二)中央慰問團來了

8月12日,洪水發生第四天,駐馬店災區迎來了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爲團長,中共中央委員、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蘭夫,農林部部長沙風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水利電力部,國家計委、民政部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爲副團長的13人中央慰問團。

慰問團一到駐馬店災區,就派軍用直升機把失去電話聯繫的遂平、西平、新蔡三縣縣委書記接到駐馬店地委招待所和其它6縣一鎮一起向中央慰問團彙報各縣受災情況。從上游遂平、西平、上蔡、平輿等上游幾個縣的彙報情況來看,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比原來想象的要重,好在天氣轉睛、水庫見底,上游洪水總體處於緩慢滯漲中,只有下游新蔡縣洪水還在不斷持續上漲,全縣二十三個公社有二十二個被洪水圍困,圍困羣衆達五十多萬人,佔全縣七十三萬人的80%多,被困羣衆有的集中到高崗上、河堤上,有的騎在樹杈上,趴在墳頭上。

中央首長問: “水到新蔡爲啥下不去?”

新蔡縣委書記路芳回答:"關健有兩個堵點,一個是班臺大閘,一個是豫皖交界安徽省阜南境內蒙窪滯洪區的王家壩。"

不解決這兩個堵水點,仍泡在57億立方米洪水中的駐馬店,正常排水至少要一個月。8月13日21時,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劉建勳含着淚,讓河南省水利專家陳惺隨中央慰問團的沙風回北京彙報,說:“你去,代表我,代表河南,只有一個請求,炸開阻水工程,解救人民。”

8月14日零時,在國務院會議室裏,李先念召集中央各部委和中央軍委負責人開會,沙風彙報了中央慰問團和河南省委關於加快排水的意見。大水已經5天,白天烈日,晚上寒流,喫的全靠飛機。每天都有災民因體力不支死亡。說者泣不成聲,聽者淚流滿面。

李先念說,爲了救人,你們說炸開哪裏,我們就同意炸開哪裏。

中央慰問團提出,要儘快疏導洪水,必須炸開班臺閘,開啓蒙窪滯洪區。

李先念徵求水利電力部部長錢正英的意見後,經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鄧小平同意,下令武漢軍區和南京軍區的舟橋部隊緊急出動,在中央慰問團的指揮下分別執行爆破任務。

班臺閘因在河南境內,爆破沒有阻力,相對於王家壩,因在安徽境內爆破泄洪遇到的阻力要大的多。

據時任新蔡縣委書記路芳回憶,炸班臺閘前夜,他和農林部長沙風、總參後勤部李政委、水電部女副司長蓋國英、駐馬店地委書記蘇華從班臺乘船沿大洪河前往安徽王家壩,查看水情並督促安徽方面炸壩泄洪。

在大洪河下游黑龍潭,安徽在豫皖交界處築起的幾十米高的土壩,在洶猛的洪水衝擊下,己蕩然無存。但由於安徽段大洪河河牀稍高,河南境內一片汪洋,而安徽境內河流尚不平槽,流速平緩,蒙窪滯洪區莊稼茂盛,一片綠意盎然。在滯洪區河口,爲了阻止有人炸壩,船上佈置了一個連的兵力,戒備森嚴,船頭上架着兩挺機關槍,一副魚死網破,誓於蒙窪共存亡的架式。

中央首長看到後很不高興,問他們: 你們這是幹啥哩!

安徽省主要領導一看首長生氣了,敢緊讓人把傢伙收起來,並對中央首長特別是新蔡縣委書記路芳說,只要不炸壩,我們可以每年給新蔡轉移支付一些糧食和其它物資作爲回報。

路書記說,我不要糧食和物資,我只要新蔡七十三萬羣衆。

對方一看路書記態度堅決,只好作罷,不得不執行中央炸壩泄洪的命令。

(三)壯哉,班臺!

花開兩朵,再看班臺。

8月14日下午四點,在班臺河提上跑水反的我和其他災民及南班臺、東班臺、西班臺共計五千多名羣衆陸續接到通知,前後左右後撤1公里,部隊要炸班臺大閘泄洪了。六點整,由武漢軍區副司令員孔慶德督陣,武漢軍區工程兵部組織實施的班臺大閘爆破拉開帷幕。

這次爆破分三次進行,總裝七十噸炸藥。六點二十八分,隨着紅黃藍三顆信號彈的升空,一聲驚天地、動鬼神的大爆炸在班臺上空響起,距離班臺閘足有3裏地的我腳下一陣,隨即天空中飛起大大小小像各種飛鳥一樣的石塊,伴着騰空而起的蘑茹雲和沖天水柱,慢慢飄落、慢慢飄落……

爆炸巨大的衝擊波把附近河堤上的樹枝摧斷,樹葉脫光,民房震倒、震烈數十間,砸壞房頂無數,社員楊樹田家沒來得及轉移的豬被攔腰炸成兩段。

瞬間,曾經輝煌而壯美的班臺大閘在我眼前消失了,洪水打着漩渦,憋足了勁地往前衝,水面上漂浮着豬牛等家禽以及麥秸垛、門板、還有看不清是人還是其它動物的屍體。

班臺閘和蒙窪蓄洪區的相繼爆破,班臺以上水位迅速止漲回落,至當夜9點,水位即降落半尺深。

壯哉,班臺! 痛哉,班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