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民用造船業,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就一直沒有真正回覆元氣,危機後至今的十來年,全行業虧損,基本是常態。一旦全球貿易戰持續,那麼全球的外貿貨運量必然繼續大幅滑坡!貨運量的減少,很可能造成船東新訂單的減少,更加壓價或者連已經部分付款的造船訂單也會取消!當下,部分國際船東寧願放棄預付款,甚至支付違約罰款,也不願意接了船而沒貨可運!因此從去年開始,全球造船業的總訂單近一步萎縮。

各造船大國之間,陷入了慘烈的訂單爭奪戰和價格競爭!船是越造越大,而利潤卻越來越薄!目前全球99%的大型民船訂單,被中日韓三國的造船大企業瓜分。其他國家,包括造船業在歷史也曾風光一時的美國、西歐和俄羅斯的造船企業,往往連續多年,在國際市場上,連一艘大型民船的訂單也接不到!

中日韓主要船廠開工嚴重不足。即使有少量訂單,哪怕沒利潤甚至賠錢生產,中日韓還要爭!

因爲有訂單的情況下,即使虧損生產,起碼能繼續留住造船工程師和熟練造船工人,造船設備也不至於放在那裏生鏽。若連訂單都沒有,那麼工人和設備閒置幾年,將來就是行業景氣度恢復,新的訂單來了,再想重新組織大規模生產,恐怕比登天還難!

過去幾年,中日韓的大船廠還能賠錢爭奪西方船東的訂單,進入今年以來,是爭都沒得爭,因爲西方船東都已經不下單了。看看江南和大船當前的民船舾裝碼頭,幾艘20萬噸級的超級集裝箱班輪正在舾裝,全都是一水的中遠的訂單的!而前幾年基本是國外船東訂貨。

因此目前中日韓三國的造船行業,現在就看誰先撐不住,被徹底擠出這個行業!考慮到人力成本和接單數量,看來日企很可能最終第一個被淘汰出局!

但是現在國際民船市場大幅萎縮,國際船價腰斬!在這種大形勢下,本國海軍的訂單,就立即成了各家船廠的香餑餑!哪怕一艘輕護的訂單,都能搶破頭!

這種形勢下,船廠可以靠大批軍方訂單熬過行業寒冬,留住人才。一旦國際市場重新復甦,可以迅速搶佔更多的世界民船市場份額!現在中國造船的總訂單已經超過全球的50%,市場復甦後,達到70%不是夢想!

而軍方此時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和船廠談造價、上批量,讓中國海軍的主戰艦艇,無論是生產規模、產品質量還是噸位造價,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過去是驅逐艦幾年造2艘,現在是航母、兩攻一下單就來半打。各大船廠還說只能當點心!

國際油價大漲,而海運費用一天天的下跌。讓核動力又重新被重點考慮。中國海軍上馬核動力航母,甚至搞全核艦隊,也趕上了百年難遇的好時候。照這個速度,趕上美國海軍的時間又縮短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