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小学生的历史读物。全部来自专业正史,绝不戏说。每周一三五,来听一段故事,了解一段中国历史吧。

  

  听晓蕾姐姐给你讲故事吧:

  ↑↑↑ 点击播放声音

  往期故事,请见文末

  【下期预告:淝水之战】

  在王猛和苻坚的努力下,前秦逐渐强大,统一了中原。王猛死后,前秦又吞并了前凉和代国,将整个北方全部收入囊中。不久,前秦派出十多万人的军队,进攻东晋的襄阳。经过一年苦战(379年),前秦才攻破襄阳,抓了不少俘虏送往长安。

  苻坚看过俘虏后说:“我动用十万大军,就只得到了一个半人!”他说的“半个人”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因腿脚有毛病,所以只能算半个。而另外的“一个人”是一个60多岁的老和尚,名叫释道安。当时人称“弥天释道安”,意思说他的学问就像天一样广阔。

  释道安出生于八王之乱后的河北(312年),自幼父母早亡,12岁就出家了。师父见他长得又黑又丑,便只让他干活,不教他佛经。3年后的一天,他向师父请求,要了一本佛经。当天傍晚,他把佛经还给师父,要求另换一本。第二天傍晚,他又跟师父说,要求再换一本。

  师父很生气,责骂他。道安说:“这两本佛经,我已经全背下来了!”师父不信。他就当面开始背诵,果然一字不差。师父非常惊讶,对他刮目相看。不久,就让道安接受严格的具足戒,成了一名真正的僧人。道安的学识增长很快,师父鼓励他走出门去,四处游学。

  20多岁时,他来到后赵石虎统治的首都邺城(今河北临漳),拜人人尊敬的国师西域和尚佛图澄为师。佛图澄已经100多岁了,非常欣赏道安。每次讲经,佛图澄讲完后,都要道安再复述一遍,给大家解疑释惑。道安总是能把复杂难懂的道理讲得透彻明了,让人佩服。

  道安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僧人的领袖。十几年后,石虎死了,冉闵颁布杀胡令,中原陷入了混乱。道安只好带着几百名僧人,离开邺城,辗转到河北、山西一带,颠沛流离。这十几年里,北方战乱不断,大家吃尽了苦头。最后他带着大家渡过黄河,不断往南,来到东晋的襄阳。

  已经50多岁的道安,终于安定下来,开始全力宣扬佛法。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300多年了,然而信奉的人并不多,只在贵族、士族小范围内流传。道安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习佛教,帮助他们解脱痛苦。他经过不断尝试,找到了一些有效的办法。

  佛教起源于印度,因此保留了许多印度僧人的习惯,比如光脚不穿鞋,在树下过夜,靠化缘吃饭,只有三件衣服等等。中国僧人对此很不习惯,修行起来很痛苦。道安按中国人的习惯,进行了改变,如穿上鞋子,盖寺庙,住山洞,自己种地吃饭,根据气候变化穿不同衣服等等。

  僧人必须经过艰难的修行,才能达到解脱,普通人很难做到。道安想出了适合普通人的办法:普通人先通过简单的修行,到达没有邪念干扰的“净土”,然后在佛的帮助下获得解脱。后来,他的徒弟慧远继续发扬,提出只要口念“南无[nā mó]阿弥陀佛”,便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这样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佛教派别——“净土宗”。

  道安认为,要弘扬佛法,必须得到世俗政府的支持,“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因此他和各地官员尽量保持良好的关系。当他的寺庙太小,容纳不了众多僧人时,襄阳将军便划出土地,建了一个更大的寺庙。凉州刺史还送给他1万斤铜,铸成一尊一丈六尺高的佛像,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来瞻仰膜拜。

  出家的僧人越来越多,道安制定了《僧尼规范》、《佛法宪章》等,规定了日常上香、讲经、吃饭等行为规范。他认为所有僧人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不再需要俗世的名字,全都改为姓“释”。这样使得天下僧人就如同一家人,虽然人数众多,但井然有序。

  他到了前秦后,得到苻坚的支持,在长安修建寺庙,组织上千名僧人翻译佛经。他整理了以前的佛经,去伪存真;指出了翻译佛经的难点所在,主张采取质朴的直译;并提出用不同版本互相对照的办法来研究佛经,等等。他的这些观点,对后来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巨大!

  几年后的一天(385年),释道安对弟子们说:“我该走了。”他吃完斋饭后,就无疾而终,享年72岁。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佛教这才得以真正融入中国,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影响中国人最大的宗教。

  你来说说:

  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同样一件事,在一个地方可行,在另一个地方就未必可行。如果释道安不对佛教进行改变,你认为佛教能在中国流传开吗?为什么呢?

  (欢迎留言或语音,说出你的看法)

  (湖北襄阳的释道安和习凿齿塑像)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2、《后汉书》,范晔等(南朝·宋)

  3、《三国志》,陈寿(西晋)

  4、《秦汉史》,吕思勉

  5、《中外历史年表(校订本)》,翦伯赞

  两晋故事

  166、洛阳纸贵丨167、石崇斗富

  168、南风烈烈丨169、如坐针毡

  170、狗尾续貂丨171、冏冏有神

  172、草木萌芽丨173、权力游戏

  174、匈奴汉王丨175、永嘉之乱

  176、清谈误国丨177、闻鸡起舞

  178、伯仁之死丨179、鹿死谁手

  180、苏峻醉酒丨181、虎毒食子

  182、桓温豪赌丨183、冉闵杀胡

  184、东床快婿丨185、扪虱谈天下

  三国故事

  136、穷寇莫追丨137、董卓进京

  138、火烧洛阳丨139、人中吕布

  140、文和乱武丨141、逃难皇帝

  142、乱世英雄丨143、奉迎天子

  144、辕门射戟丨145、舍我其谁

  146、官渡之战丨147、魏武挥鞭

  148、千里走单骑丨149、三顾茅庐

  150、赤壁之战丨151、三分天下

  152、五斗米道丨153、定军之南

  154、败走麦城丨155、建安风骨

  156、火烧连营丨157、泪斩马谡

  158、鞠躬尽瘁丨159、驽马恋栈

  160、蓝田生玉丨161、寿春三叛

  162、司马昭之心丨163、一夫当关

  164、胆大如斗丨165、以茶代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