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將熱點題材一網打盡 美盈森“追時髦”效果何在?

熱點聚焦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種不好,連主營業務都做不好,又如何保證在其他領域能做出上佳成績來呢?

一家上市公司居然將今年最火的三大題材(工業大麻、人造肉、區塊鏈)集於一身,這家公司得火成什麼樣?

深交所於10月28日晚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工業大麻籽加工的人造肉產品是否已取得必要的審批文件;公司涉足區塊鏈行業的必要性;是否存在利用工業大麻、人造肉、區塊鏈等概念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10月30日,美盈森回覆深交所關注函稱,公司參股甲骨文超級碼、進入工業大麻產業領域並實現在人造肉、蛋白粉等產品中的應用,是公司在主營業務穩健發展的情況下,基於包裝產業的升級及健康食品發展前景,爲提高公司盈利水平,提升公司價值,實現廣大投資者權益最大化的前瞻性佈局和有益探索,不存在利用工業大麻、人造肉、區塊鏈等概念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公開資料顯示,美盈森主營包裝印刷行業,但今年以來跨界動作頻頻,且跨界尺度較大。2019年5月28日,美盈森公告稱,公司與江南大學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江南大學爲實現工業大麻籽應用在人造肉等方面提供技術協助和支持,並提供小批量試驗產品。公司在10月24日的公告中稱,人造肉產品研發已實現階段性成果。

一舉囊括工業大麻、人造肉兩大熱點題材並非美盈森的終極目標,週末開始大熱的區塊鏈題材也被美盈森“靠”上了。公司在互動易平臺回應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參股10%的杭州甲骨文公司涉及區塊鏈技術,擁有超級碼核心產品“兩個平臺一個載體”,均以區塊鏈爲底層技術架構。

美盈森“追時髦”玩跨界效果如何?從三季報業績表現來看,目前還未看到這些熱點題材對美盈森的經營業績產生太大積極影響。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扣非淨利潤同比僅微增1.76%。一方面,公司本身並未掌握與熱點相關的技術,只是作爲出錢的投資方。尤其是在工業大麻籽在人造肉的應用上,首先需要獲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其次是新產品在市場認可度方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此外,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曾聲明,我國未批准工業大麻用於醫用和食品添加,因此,美盈森參與從事工業大麻籽應用在人造肉上的合規性也值得關注。

蹭熱點的最大好處是推動股價爆炒。但在經營上,如果上市公司熱衷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遍地撒錢,將寶貴的資金花在各種關聯性不強的熱點領域,把各個業務都打造成“雜貨鋪”的一部分,各業務之間又缺乏協同效應,恐怕不僅難以推動公司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反而會削弱公司主營業務的創新投入,難以集中力量在主營領域取得突破式發展。頻繁跨界的企業脫離實體經濟的“務實”之路,最終演變成一家投資公司。

爲遏制上市公司蹭熱點行爲,首先應嚴打市場操縱行爲。2019年6月28日,“兩高”發佈《關於辦理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其他操縱方法”進一步細分爲七種,比如第四種是“利用信息優勢操縱”,即“通過控制發行人、上市公司信息的生成或者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容、時點、節奏,誤導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影響價格或交易量,並進行交易或謀取利益的”行爲。上市公司及其董監高在熱點流行的時候趁機發布對公司影響正面的信息,而對潛在風險等負面信息有意迴避,這種“蹭熱點”式信披行爲,與上述“利用信息優勢操縱”的描述較爲吻合,對於情節嚴重的,應依法追究相關主體的責任。

其次,要完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缺失的監管機制。上市公司撒芝麻鹽式地投資其他公司,表面看業務興旺,但自身主業卻逐漸拋荒,長此以往,實體產業和A股市場可能會被“空心化”。筆者建議,應明確規定,除了獲得牌照的投資公司外,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應該佔總收入70%以上,達不到這個規定應予適當監管。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種不好,連主營業務都做不好,又如何保證在其他領域能做出上佳成績來呢?

□熊錦秋(財經評論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