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乾隆元年九月,负责雍正皇帝陵寝——泰陵修葺工程的恒亲王弘晊、户部尚书海望联名上乾隆皇帝上呈了一份奏折,就雍正棺椁所在地宫是否为崇庆皇太后,也就是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预留空位,请示圣意:。从康熙四十三年入侍胤禛府邸,直到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钮祜禄氏服侍在胤禛身边整整22年,却只生育了一次。

清雍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时年58岁;乾隆元年九月,负责雍正皇帝陵寝——泰陵修葺工程的恒亲王弘晊、户部尚书海望联名上乾隆皇帝上呈了一份奏折,就雍正棺椁所在地宫是否为崇庆皇太后,也就是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预留空位,请示圣意:

办理泰陵事务恒亲王弘晊、内大臣户部尚书海望奏称、世宗宪皇帝梓宫安奉泰陵地宫。请照景陵之例、安设龙山石。其随入地宫之分位。并万年后应留之分位。相应请旨。

当时的泰陵地宫已经入葬了一后一妃,即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和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皇帝的棺椁入葬泰陵地宫,应放置于椁床正中,而“皇妣孝敬宪皇后梓宫应居左”;如果要为现今皇太后——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预留空位,就应该把雍正棺椁右边的位置空出来,并且保持地宫石门不能关闭,仅设一木门代替临时关闭。


如此大事,臣属不敢做主;“侍母至孝”的乾隆皇帝也不敢做主,于是“敬将万年后应留分位之处、奏请皇太后懿旨”。很快,钮祜禄氏的懿旨下来了:

世宗宪皇帝梓宫奉安地宫之后、以永远肃静为是。若将来复行开动。揆以尊卑之义、于心实有未安。况有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

在钮祜禄氏之前,虽然有孝惠章皇后单独成陵,并不附葬顺治皇帝的先例,但并未形成定制;况且,清朝后妃能够随葬皇帝陵寝乃系莫大的荣耀;更何况,在传统思想看来,“生同衾,死同穴”对于皇室夫妻而言分外难得。在自己儿子成为皇帝,自己被尊封皇后才好不容易获此殊荣的钮祜禄氏,为何就轻易将此特权放弃了呢?


其实,这绝非钮祜禄氏不识抬举;更不是其冷血无情,不顾夫妻情分;而是她向自己的丈夫——雍正皇帝的无言反抗,而且机会只有这一次,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康熙四十三年,时年13岁的钮祜禄氏被指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出身名门的她仅以侍女格格身份入侍胤禛府邸。所谓“侍女格格”,既有侍寝职责,又有活计任务。这种境况持续了数年后,因为钮祜禄氏在胤禛患病期间的突出表现而获得侍寝机会,并成功生下了改变其一生命运的儿子——爱新觉罗·弘历。

然后,弘历的出生并没有改变钮祜禄氏在胤禛心中的影响;相反,因为此时的胤禛正忙于争夺皇位,几无外戚势力可以依仗的钮祜禄氏再一次被原本就性格孤僻的胤禛丢之一旁,整整十年。


或许,连钮祜禄氏自己都没想到,在康熙皇帝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康熙皇帝还能金口一开,改变自己的命运。康熙六十一年,应雍亲王胤禛邀请,康熙皇帝来到胤禛府邸参加家宴,第一次见到了皇孙弘历,“见而锺爱”;没过几天,康熙皇帝再次临幸胤禛府邸,并主动要求见一见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

康熙皇帝数声“有福之人”,竟然抵过了她在胤禛府邸十几年的辛苦付出,抵过了她对胤禛最真挚的爱和情。康熙皇帝金口一开,钮祜禄氏始获胤禛恩宠。

鉴于弘历在“九子夺嫡”期间对自己的特殊贡献,皇四子胤禛成功升级为雍正皇帝以后,封其生母钮祜禄氏为熹妃,以示恩宠。可,登基以后的雍正皇帝一头扎入国政之中,绝少出现于后宫;再加上出于对弘历之秘密皇储身份的政治保护,钮祜禄氏几乎等同置身冷宫。


从康熙四十三年入侍胤禛府邸,直到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钮祜禄氏服侍在胤禛身边整整22年,却只生育了一次;早在雍正元年便被雍正皇帝密立为皇储的弘历,也没能改变其生母钮祜禄氏在雍正皇帝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孤僻、冷漠乃至近乎变态的冷态,让钮祜禄氏未尝一点来自于丈夫的温情和安抚。

在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中,雍正皇帝驾崩后,未见任何有关钮祜禄氏伤心悲痛之记载;根据乾隆皇帝“诣干清宫东暖阁,问皇太后安,每日如之”的记载来看,此时的钮钴禄氏非但没有出现类如雍正生母乌雅氏殉葬康熙的悲痛举动,反而表现得过于平静,竟然每日于东暖阁静置。

哀莫大过于心死,已经被雍正皇帝的冷暴力折磨多年的钮祜禄氏,心已经死了,怎可能会有哀伤表现!身为使女格格或者后宫妃嫔,钮祜禄氏没有机会更没有胆量反抗,可好在上天留给了钮祜禄氏一次死后归属的选择权。


或许,钮祜禄氏也希望像《甄嬛传》所演绎的自己那样,虽然有权谋算计、宫斗迫害,却也得到过雍正皇帝的恩宠;可历史上的甄嬛,不争不夺、逆来顺受,在孤寂和抑郁中默默承受着雍正皇帝“狠似杀人刀”的冷暴力。直到雍正驾崩,直到钮祜禄氏成为再也无需顾念任何人感受的皇太后,她终于有了一次反抗机会——自成皇后陵,远离雍正帝。

参考文献:《清实录·高宗实录》、《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啸亭杂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