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奈何橋邊的孟婆,千百年來無人敢惹她,最靠譜的說法在《山海經》中早有答案,《山海經》中記載:“帝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以帝女故曰孟婆”。民間也有傳言說是孟婆其實就是孟姜女,孟姜女爲了能讓自己忘掉痛苦的記憶,因此便熬製了能讓人忘掉記憶的孟婆湯,上天被她所感動,因此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這在民間是最廣爲流傳的一個說法。

孟婆雖然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但是在人們的心中對孟婆這一人物卻印象深刻,她常駐在奈何橋邊,爲所有前往投胎的靈體提供孟婆湯,以消除前世的記憶。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六界之內無人敢惹孟婆,孟婆的真實身份是什麼?爲何千百年來無人敢惹她?《山海經》中早有答案。

關於孟婆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孟婆在三界分開之時便早已在世上,本爲天界的一個散官。但是當她看到世人即便死了,也放不下世間的恩怨情仇,於是便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在奈何橋的橋頭立起一口大鍋,將世人放不下的思緒煉化成了孟婆湯讓其喝下,便忘記了生前的愛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個輪迴。這種說法最早來源於春秋時期的道家典籍中,有一番人死如雲散的感覺。

民間也有傳言說是孟婆其實就是孟姜女,孟姜女爲了能讓自己忘掉痛苦的記憶,因此便熬製了能讓人忘掉記憶的孟婆湯,上天被她所感動,因此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這在民間是最廣爲流傳的一個說法。

在奈何橋邊的孟婆,千百年來無人敢惹她,最靠譜的說法在《山海經》中早有答案,《山海經》中記載:“帝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以帝女故曰孟婆”。也就是說堯帝有兩個女兒分別是娥皇和女英,而孟婆就是他的二女兒,堯帝將女兒都嫁給了舜。舜也是一位很有本事的皇帝,只不過天妒英才很早便去世了,孟婆和舜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在舜去世後便也選擇了投江自殺,跟隨丈夫去了,而孟婆的形象也由此應運而生。

父親是堯,丈夫是舜,自然無人敢惹她。對此,大家有何自己的看法?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