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家網 作者:Qimin張

今年這是怎麼了?大家都在問着同樣一個問題。

霍金、李敖、計春華、單田芳、師勝傑、茅侃侃、冒朝華......一個個大家熟知的明星藝人、創業圈名人在今年相繼去世。

短短一個月內,人們還沒有從李詠去世的悲傷中走出來,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又離開了我們,如果說李詠給80、90這一代人帶來了無盡歡樂,那麼宗師金庸則爲幾代人圓了心中的武俠夢。

同樣,在追夢的路上,一個個商界精英也相繼離去,留給衆人無盡的悲傷,衆星隕落讓人悲痛,餘生只能懷念。

今日,我們就盤點一下今年十月份過世的那些名人們。

金庸

金庸生於1924年,原名查良鏞,出生地在浙江省海寧市,金庸是海寧査家的第二十二代孫,整個家族可謂是人才輩出,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金庸喚徐志摩表哥,金庸的表姐是錢學森的夫人蔣英,女作家瓊瑤是他的表外甥女。

金庸二字則是“鏞”字一分爲二而成。他一生創作了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這些作品更是被翻拍成電影,家喻戶曉,承載着幾代人的青春,被稱爲“文壇聖俠”。

1939年讀初中三年級的他與同學合編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這是此類型書籍首次在中國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收效不凡。

雖然成績優異,但金庸並不是一個人們眼中的乖孩子,常常因爲看不慣學校主任的一些行爲,就一通口誅筆伐,氣的主任渾身發抖,沒幾天,就被學校勒令退學了。

大學時期,金庸希望能夠成爲一名外交官,念得是外交系,但是外交官的規矩太多,他又因看不慣學校裏的一些作風,大膽之言,外交官理想破滅,第二次被開除。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金庸和昔日的同學一同創辦了《明報》,一邊寫社評,一邊寫小說。他將加過天下的主題融入進了小說當中,於是便有了《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著作。

在金庸筆下衆多的武俠人物中,他覺得自己最像《天龍八部》中的段譽,段譽身上沒有以勢壓人的霸道,總給人留有餘地。1972年,金庸宣佈封筆,《鹿鼎記》成爲了他最後一部武俠小說。

他的15部小說,每一部都算的上是經典,但他仍然在不斷地去學習,明明已是一代宗師,名氣響徹中外,卻還如此執着於對知識的渴望,在81歲高齡時還申請就讀了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像普通學生一樣上課讀書。

這股拼勁兒貫穿了他的一生,在他病逝後,人們紛紛感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李詠

李詠1968年5月3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1987年離開新疆,來到了北京,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大四第二學期的時候,李詠被分配到中央電視臺對外不實習,實習快結束時,央視開始面向各大院校招收播音員,最終,中央電視臺唯一的一個播音員名額給了李詠。

在1998年開始出任《幸運五十二》的節目支持人,從那開始,逐漸被觀衆熟知,他的主持風格幽默歡快,隨後又主持了平民選秀節目《非常6+1》,可以說是成爲了全民偶像,更是陪伴了80、90後的整個青春。

在整個主持的生涯中,李詠始終保持自己的風格,不做“傀儡”式的主持人,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穿衣風格,都透露着他的幽默詼諧。

2013年,李詠離職,對於離職,李詠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長時間在一個環境下工作確實會疲勞,因爲未來三天發生的事我閉着眼就能想到,確實沒勁。”

從主持人的身份搖身一變成了媒體創業者,在2014年,與北京能量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金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從離職到創業,這其中的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2015年,哈文也向央視提出了辭職,並與李詠一同攻讀博士。直到2016年,倆人又回到臺前創辦了北京酷娛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然而,天妒英才,10月29日,李詠的妻子發文:在美國,經過十七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消息來得突然,很多人都感到震驚,無法相信,哈文沒有透露丈夫究竟患的是哪種癌,但17個月便匆匆離世,肯定是很兇險的癌病。

在此之前,其他幾位主持人也是因癌症去世:肖曉琳,曾主持過《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半邊天》等多檔欄目,因癌症醫治無效去世。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因淋巴癌去世。央視主持人王歡因乳腺癌去世,年僅44。

主持人的光豔靚麗之後,是更多的精神壓力和無規律的生活作息,錄製節目一站就是幾小時。面對億萬觀衆的直播,更是不能出一點差錯心裏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李詠的離世,給更多的人敲醒了警鐘......

周磊

10月20日,大特保CEO周磊朋友圈“公佈”自己的死訊,疑是家人所發。其後,公司也在第一時間發佈訃告。訃告稱:大特保創始人CEO周磊先生因突發心腦血管疾病,2018年10月20日15:05於上海逝世,享年45歲。

這是繼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突發心梗去世後,又一位因心腦血管疾病離開的創業者。

根據官網介紹,周磊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法國Grenoble高等商學院經濟學碩士,在保險行業有着20多年的經驗,創辦大特保之前,曾擔任美亞保險中國副總裁、蘇黎世保險中國高級副總裁、德國安聯救援大中華首席渠道官。

大特保創立於2014年,獲得了沃德和險峯華興的天使輪投資,產品上線半年,即對外宣佈完成了1.8億人民幣A輪融資。2016年2月完成兩千萬美元B輪融資,領投方爲臺灣最大的投行中華開發領投。2016年7月獲得由復星昆仲資本、策源創投、中華開發等機構的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

從融資的歷程來看,大特保發展的可以說是非常不錯,這樣的成功背後是整個團隊日日夜夜的辛勤工作。作爲創始人,周磊要承受更大的壓力,據知情人士透露,創辦大特保後,周磊經常熬夜加班,頻繁出差,非常辛苦,這可能是導致此次疾病突發的原因之一。

45歲,正當盛年,壯志未酬,創業的路不好走......

董大偉

10月8日,杭州探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佈訃告稱,董事長兼總經理董大偉因籌備公司上市事物勞累成疾,突發腦梗,醫治無效逝世,年僅39歲。

董大偉深耕互聯網行業十六年,兢兢業業,不辭辛苦,先後成爲中國青年天使會理事、年度新銳天使投資人等多項殊榮,2012年創建了探索傳媒。

杭州探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於2012年3月2日在杭州成立,作爲大數據解決方案一線服務商,探索傳媒擁有多維度、全覆蓋的大屏端數據,其獨立研發的V+MATCH視頻場景化營銷平臺可將傳播內容與視屏場景精準匹配,通過多種即時互動方式爲用戶帶倆全新的感官體驗。

在短短六年的時間,公司的規模不斷壯大,業務領域覆蓋北京、上海、成都各大城市,這一切都源於董大偉在工作崗位上夜以繼日的付出,才能帶領團隊在商場上攻克難關,取得現在的好成績。

忙忙碌碌六年時間,眼看企業馬上就要上市邁出重要一步,他的生命卻戛然而止,留下的是親朋好友的悲傷嘆息。

創業註定是條艱辛的路,近年來,非正常死亡的創業者數量在不斷地增加。

2018年1月25日,早年成名的80後創業者、萬家電競CEO茅侃侃自殺,35歲;2018年1月17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維信科技董事長黃國斌突然因故去世,年僅32歲;2018年1月16日,遊戲界知名前輩掌馳科技創始人冒朝華突發腦溢血,醫治無效逝世,38歲。

創業維艱,諸事無常.....

你們何必要這麼拼?

回想這一年,有太多的明星藝人、商界精英以及衆多創業者離我們而去,這些人一生的光輝璀璨,也阻擋不住生命的凋零,他們的一生都在忙碌拼搏,在實現價值的路上不停奔跑,他們真的太拼了。

他們拼的忘記了照顧自己的身體,忘記了關注自己的健康,持續的身心勞累無疑是加速了生命的枯竭,爲病魔埋下了種子。

杖朝之年本是兒孫繞膝,盡享天倫的年紀,金庸卻還在不停地學習,去劍橋大學讀博;李詠辭職主持人的工作,奔波於創業,定是一路的艱辛與勞累;創業九死一生,即使如此仍然迎難而行,壓力、疲勞帶來的是周磊,董大偉等一大批創業者突發疾病,猝然離世。

曾有人做過一項調查,有將近49%的創業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這個數字讓人觸目驚心。在大家眼中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藝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壓力,患抑鬱症選擇自殺的人數也不斷增加。

學習在拼,工作在拼,這好像成了大多數人的現狀,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身體和心理都在經受着摧殘,看看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身累、心累、越來越累……

爲什麼這麼拼?因爲想擁有,怕失去

如今,很多人面臨的狀況是上有老下有小,還房貸、還車貸,半輩子都在爲銀行打工。父母的年紀增大,疾病慢慢襲來,越來越需要人照顧。孩子慢慢長大,從出生到成人再到成家,昂貴的尿布奶粉、天價的學區房,都是一大筆一大筆的支出。

而對於還沒有成家,或者還是單身狗的人羣來講,壓力也是不小。打算結婚?買房、買車、彩禮一樣不能少。不想結婚?那就要每天除了對付爸媽,還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炮轟。

爲了讓自己成功的速度,超過父母老去的速度,爲了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未來過得好一些,我們只能去拼。因爲只有財富上的自由,纔有選擇上的自由,我們不得不拼。

筆者身邊有一位朋友,28歲,畢業6年時間,也還算是小有成就,每天遊走在各種酒場,奔波在各種活動,就是爲了能夠從現在的公司出來自己創業。

我問他,現在工作不錯,工資也不低,爲什麼非要去辛苦創業?他跟我說,每天加班加點,但是加薪的速度還是趕不上人民幣膨脹的速度。現在年輕,老闆罵你你還能虛心聽着,再過幾年,老闆可能比你年齡還小,罵你你還願意聽嘛,你的心裏能接受嗎?我是接受不了。

的確,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越來越多的90後年輕隊伍開始走上商場,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年輕朝氣,思想先進,越來越成爲公司中的中流砥柱。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70、80步入中年的你,不光要面對生活的壓力,更要面對工作中的競爭,爲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爲了不被生活淘汰,只能抗住壓力,更加拼命地去工作,去賺錢養家。

爲什麼這麼拼?因爲心有夢想,肩有責任

說到創業,這些年,國內的創業環境日漸火熱,越來越多有思想有創意的人走上了創業的道路,把握住市場大趨勢闖出一片天地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近兩年,一個接一個的創業者突發疾病去世,創業者的健康問題引起社會關注。

有調查顯示,有50%的創業者,每天工作時間在12至16小時之間,這意味着他們工作的時長是正常人的兩倍,還有一部分創業者每天工作接近20小時,這簡直是不要命。但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能換來公司的健康發展。

市場、資金、經營、員工、投資人......光聽着就讓人壓力山大。如今,市場環境嚴峻,很多企業能熬過這個冬天都困難。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各個領域的窗口期在慢慢關閉,競爭對手卻不斷增加,而且還有各大巨頭的壟斷着市場,每一步都走得艱辛。

一家公司的CEO說到:“每天一睜開眼就是在考慮這個東西怎麼定價,那個成本是多少,近階段的資金流怎麼樣,營收是多少......”有太多的問題等着他們解決,手下有幾百幾千的員工,頭上有一個一個上面有一個個投資人盯着的投資人,哪一端都得盡心竭力。

創業九死一生,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但不拼只能等死。

而那些已經功成名就、家財萬貫的成功人士就不用拼了嗎?不,他們也在拼,60多歲的成龍仍在拍電影,大佬馬雲也還在開疆拓土......爲什麼他們還這麼努力?

也許他們想要創造更大價值;也許是他們處的位置和責任讓他不得不去賺更多的錢;也許他們害怕停下來,就再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也許他們想要的並不是讓世界看到,而是想要看到整個世界......

生活的壓力讓我們無法停下步伐,但我們還能把握自己的節奏,衆多名人和創業者的離去,爲我們敲響了警鐘,在爲生活爲夢想奔跑的時候,不要忘記身體纔是最大的本錢。

“古之成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生活不易,如何鍛造一顆處世不驚,堅韌頑強的心纔是王道。就算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也要刻畫美好,僞裝堅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