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這一點,我可能已經低估了託平的前景,因爲在這個賽季他比大學其他球員的表現都要出色。換句話說,你可以根據一個球員在罰球線的表現來預測他未來在NBA三分線外的投籃命中率,而不是根據他在大學三分線外的命中率來推測。

2020年的NBA選秀可能是最近選秀歷史上最難預測的一年。而且由於新冠疫情,球探的工作進展也受到了影響。現在我們先來進行一些有理有據的推測。

關於選秀順位的觀點有很多,但是我的一些觀點是第一次被提及。儘管我有點害怕會把這個預測搞砸,不過我還是把文章寫出來供所有人看。首先,我想解釋一下我是依據什麼來做出選擇的。以下就是這些規則:

規則1:效率大於呼聲

有些球員不會成爲“我們心目中的樣子”。舉個例子,卡姆-雷迪什在高中是一位呼聲很高的球員,並且在2019年以第十順位被選擇。但是順位這麼高的原因是他的身體天賦,而沒有考慮他在杜克大學只有49.9%的真實命中率。此外,雷迪什在老鷹的2019-20賽季將這個數據提高到了……50%。效率也是一種習慣,會跟着一名球員從他的青少年時期一直到成年後的階段。

所以,只能跟拉梅洛-鮑爾和安東尼-愛德華茲說聲抱歉了。當我看到兩名球員被討論成爲可能的狀元籤時,鮑爾在澳大利亞聯賽只有46.4%的真實命中率讓我直接排除。我對愛德華茲抱有更多希望(他在佐治亞大學的真實命中率是52.2%),但是他還是被我從前五順位排除了。我理解球探們會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數據的真實表現其實比人們所預測的潛力更有說服力。

規則2:球場表現大於運動能力

這是規則1的拓展。是的,運動能力出色會加分,但是我認爲球探們將運動能力看得比籃球技巧還重要。許多選秀裏的水貨本來都是被看好的球員,他們本應該利用自己的運動能力獲得一定成績。或許在上個世紀90年代依據運動能力選擇球員是正確的方法,但是現在的籃球更看重外線的投射能力。

規則3:射手應該命中罰球

通常來說,罰球的命中率比三分命中率更能說明投手的穩定性。換句話說,你可以根據一個球員在罰球線的表現來預測他未來在NBA三分線外的投籃命中率,而不是根據他在大學三分線外的命中率來推測。偉大的射手大部分在罰球線的命中率都會超過80%,不過雷-阿倫是個例外,他在大學時期罰球命中率只有77%。一位球員能在罰球線的命中率超過70%的話,說明他是可以成爲一名出色的射手的。如果他的命中率低於70%,那我們就需要質疑他是否可以成爲一名射手了。

規則4:防守的全面性

我們稱這個規則叫做阿德巴約規則。這位熱火的年輕球員已經成了聯盟中最棒的中鋒,儘管他的身高只有6尺9寸。在現在NBA的比賽裏,需要大量的換防,中鋒防守多個位置的能力非常重要,甚至比防守內線對手還要重要。對於傳統球探,他們會關注身材高大的,有蓋帽能力的中鋒,這個方法可能有些過時了。

好的,讓我們帶着這些規則來看看我心目中的前五順位吧。

第一位:基利安-海耶斯,6尺5寸,後衛,18歲,烏爾姆蘭蒂奧帕姆俱樂部(德國)

場均貢獻11.3分3籃板5.1助攻1.2搶斷

因爲我已經研究今年的選秀很久了,所以我懇求海耶斯不要成爲法國的卡梅隆-佩恩,否則我就要被打臉了。我寫過關於海耶斯的文章,並且在我看完他和鮑爾的許多比賽錄像後,我實在是無法相信爲什麼在模擬選秀裏,人們普遍把鮑爾排在海耶斯的前面。本賽季,兩個18歲的球員都與成年人一起競爭,但是隻有海耶斯得分更有效率。

在德國聯賽裏,他的真實命中率達到了59%。兩位球員在比賽中都展示出了驚人的傳球能力,而且海耶斯的助攻率其實比呼聲很高的鮑爾還要高。儘管海耶斯在33場比賽中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但是他在罰球線87.6%的命中率證明他可以成爲一名好的射手。總體來說,他的數據要比同期在德國打球的施羅德還要出色。

主觀點說,海耶斯的打球技術已經超出他的年齡好多年了。除了他在終結時更喜歡用左手在籃筐的右側上籃。我們作家團隊裏的約翰-霍林格覺得他可以發展爲“防守更好的D-拉塞爾”,我也同意他的觀點。在今年的選秀裏,已經很難找到比“防守更好的拉塞爾”還要出色的球員了。更何況拉塞爾已經賺到了一份頂薪合同,而且他不太需要去防守。

第二位:奧比-託平,6尺9寸,前鋒/中鋒,22歲,大二,來自戴頓大學

場均貢獻19.8分8籃板2.3助攻1搶斷1.4蓋帽

聽着,有的時候我會因爲自己想法過於複雜還感到內疚。我更傾向於大個子球員必須是以防守優先,但是託平依靠的不是他的防守。因爲這一點,我可能已經低估了託平的前景,因爲在這個賽季他比大學其他球員的表現都要出色。所以我爲什麼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首先,有個規則是必須在某個方面特別突出。託平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進攻球員。他可以在低位進攻,命中中遠距離投籃,衝擊籃筐以及傳球。從我本地球隊角度考慮的話,想象他作爲一個可以運球並且做手遞手傳球的球員,然後兩側站的是庫裏和湯普森。

接着談他的防守,他的個頭對於內線球員來說偏矮,並且他在籃球的意識方面也存在一點問題。但是或許我們可能太放大這些擔憂了。託平一直要求自己去防守後衛,並且他傾向於爲投手們拉開空間,這些比賽裏他也贏了很多次。他的搶斷率和蓋帽率還是挺不錯的。他的動作有點僵硬,但是運動能力出色。看這個動圖裏託平完成搶斷時身體幅度的變化。

儘管和其他人相比,我不會太看重球員的運動能力,但是內線球員的搶斷永遠會讓我喫驚,他這球搶斷後完成了一條龍並且以一記胯下扣籃終結。

無論託平在防守對方大個時會付出什麼代價,他都會用換防後衛的能力以及對進攻端的影響彌補回來。在今年沒有太多保障的選秀球員裏,託平的技術會給球隊帶來成功以及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三位:泰瑞斯-哈利伯頓,6尺5寸,20歲,大二,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

場均貢獻15.9分5.9籃板6.5助攻1搶斷

儘管他不是運動能力最強的球員,並且當他不能持球進攻時會有些掙扎,但這位愛荷華州大的“數據高手”還是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地方。換句話說,他是一位出色的後衛,頂級傳球手,並且能投中三分球。考慮到他的競爭對手的失利,這些表現對我來說足夠了。同樣,我試圖在這裏不要考慮太多。

哈利伯頓的真實投籃命中率達到了63%,比幾乎任何人都要好,並且在大學籃球比賽中表現最好,那麼我爲什麼要將他從前5名中撤出?在某一點上,我更相信數據帶來的說服力而不是通過觀看比賽。哦,應該指出的是,如果僅僅從我觀看他比賽的角度來看,他在這個賽季還是一位出色的防守者。

第四位:奧涅卡-奧孔古,6尺9寸,中鋒,19歲,大一,來自南加利福尼亞大學

場均貢獻16.5分,8.6籃板,2.7次蓋帽和1.2次搶斷

看到他在賽場上的表現,他有一些驚人的數據以及一個強勁的運動神經。內線球員或許沒有其他位置的球員那麼有價值,但是奧孔古在防守端的影響力是勝過進攻端的優點的。儘管他沒有投很多三分,但他在罰球線有超過70%的命中率,說明他還是可以練習三分的投籃的。我能想象到奧孔古以現在的投籃手型投進遠投的。

當然,奧孔古作爲內線還是偏矮小的,但是我更看重他在場上的表現而不是他的身體天賦。順帶說一句,有的人會問我爲什麼懷斯曼不在我的前五名單裏。這個決定我掙扎了很久,但是問題在於懷斯曼有着出色的運動神經,但是高中時期的表現並沒有讓人印象深刻,這點讓我很驚訝。懷斯曼應該是這屆選秀球員裏身體天賦最出色的,並且可能是最好的球員,至少其他人都是這麼覺得的。但是他在大學裏只打過三場比賽,這讓我很難知道他是否真的有那麼出色。但是如果要挑選一名內線球員的話,還是要考慮到他的努力程度的。

第五位:艾薩克-奧克羅,6尺6寸,側翼,19歲,大一,來自奧本大學

場均貢獻13.1分4.8籃板2.1助攻1搶斷1蓋帽

在這屆選秀裏,很難知道到底該選擇哪一位側翼球員。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DevinVassell和Patrick Williams都吸引了我的注意。但奧克羅之所以會勝過他們是因爲他對比賽的感覺,以及他在防守端的貢獻。儘管評估這位球員是有點棘手的。對他在三分線外的擔憂也是合理的,因爲他經常做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投籃表現。有時候,就像這樣。

但有的時候,又能投出這樣的三不沾。

就我對他投籃的瞭解,奧克羅的突破很出色並且效率很高。他經常用左手輕鬆完成歐洲步上籃,讓我都忘記左手是他的非慣用手了。

我會把奧克羅和伊戈達拉作比較,儘管我一開始會被大家嘲笑,但至少我能看清楚一點,就是奧克羅作爲大一新生在這個賽季的表現已經超過了年輕的伊戈達拉在亞利桑那大學的表現。

作者:Ethan Strauss

編譯:Fontain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