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招牌话术

在基于先秦政治思想基础上,汉朝人建构完善了“五德终始”政治哲学。然而,“五德”政治神学并未能阻止东汉王朝的衰败与覆灭。东汉末年,多重社会危机的爆发,酿成“黄巾之乱”,进而形成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

皇权将为天下裂,每一个试图取代汉朝的政权都需要在传统政治神学谱系中建构自己的合法性。曹操、曹丕父子酝酿代汉已有多年,最后所谓的“汉魏革命”,是在实力为后盾的基础进行的是“禅让”,五德系统中,宣称魏乃土德,受天命取代汉朝的土德,这种皇权转移合理合法。

从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西汉王朝,直到公元8年王莽称帝,“汉”国号沿用了210年。王莽的新朝公元23年灭亡之后,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称帝。公元36年,刘秀完成统一,“汉”国号一直沿用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汉”的国号又使用了184年。可以说,“汉”的招牌深入人心。

曹丕

在天下枭雄中,刘备的实力实际是比较弱小的,但是他是最会运作“汉”字招牌的。公元219年,刘备在夺取汉中之后,称汉中王,这应是从“汉中”这一地名而来。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二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当然,当时汉帝被害的消息是误传,曹氏代汉之后,待汉献帝并不算刻薄,刘氏的山阳公国一直延续汉祀,直到后来亡于“五胡乱华”。但是,这一误传的消息却给了刘备称帝的机会。太傅许靖、安汉将军麋竺、军师将军诸葛亮等人上表劝进:

曹丕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咸思刘氏。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征。······夫汉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大王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今天子玉玺神光先见,玺出襄阳,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

······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祗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考省《灵图》,启发谶、纬,神明之表,名讳昭着。宜即帝位,以篡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

于是,刘备抓住机会,于公元221年“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刘备称帝,凭借的就是所谓的“帝室之胄”的身份。他以兴复汉室为旗帜,继承汉统,以偏处一隅的微弱实力与占据中原、公然代汉的曹魏以及孙吴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以“汉”为国号无疑是刘备的一大政治资源,利用两汉王朝的影响,打出“汉”字旗号,在三方对抗中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这样的“名正言顺”对蜀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刘备即位

刘备能够成功,足以说明当时“汉”的合法性依然存在。曹丕代汉,也需要在政治理论上充分阐释“魏”与“汉”的前后继承关系,充分承认汉朝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以及自己政权的继承帝位。

在东汉末年,几乎任何一个阵营,无论是曹操集团或反对曹操的势力,名义上皆以汉献帝为尊,亦即汉室正统与汉献帝是建安年间维系名分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关于这一点,割据江东的孙策君臣亦不例外。孙策游说袁术派己平定江东,曾云平定江东后“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

张纮在接受孙策招募时也建言,孙策的战略目标应该是“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孙策的主要策略,亦是以“恢复”汉朝正统为名,这块金字招牌自然不能放过。

孙策死后,孙权继承江东集团之后,仍然需要扛起“汉臣”的招牌。即便是在于鲁肃密商大计之时,孙权仍然要说:“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但是,鲁肃却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建议孙权“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孙权创业

孙权对此建议不能不说心动,但心里知道时机不成熟,自己尚未有代汉的合法性,所以只说:“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有无实力称帝是一个问题,如何解释自己的帝位所得又是一个问题,这就是中古时代中国政治的政治合法性问题。既缺乏政治神学资源,又没有所谓汉朝皇室身份的孙权,虽然实力不弱,但是在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之后,却没有立即跟进。

魏与(蜀)汉称帝后,孙权必须立即决定孙吴的国策与定位,称帝与否只是选项之一。孙权当时可供考虑的选项,主要也只有几种。

首先是以恢复汉室为名,继续自称汉臣。具体做法有二:一是奉逊位的汉献帝为主,并以讨伐曹丕、救出献帝为宣传。如此不仅可以凝聚孙吴臣民的向心力、号召曹魏内部的不满势力,还能连带抨击径行称帝的刘备不具备正当性,短时间内可收到极大的效果。但若局势长期僵持不下,汉献帝的权威也会递减,孙权届时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汉献帝

二是重新找一个刘家人立为皇帝,以此自称辅佐汉正统。孙策在使张纮为书给袁术时,已考虑过此种方式:“纵使幼主有他改异,犹望推宗室之谱属,论近亲之贤良,以绍刘统,以固汉宗。”

事实上,在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之后,孙权一直没有什么明确动作,而是选择维持现状,先是向曹魏称臣取得吴王爵号,随后与魏决裂、转与蜀汉结盟,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

到了公元229年,孙权才决定称帝,彻底放弃“汉”字招牌。在自身合法性建构上,孙权甚至放弃了当时流行的“五德相生说”,甚至也没有使用西汉盛行的“五德相胜说”。因为无论是五德相生或五德相胜论,都不可能以此宣称继承汉朝之德。即便孙权以五德相胜的木德取代曹魏土德,同样需要承认曹魏曾为正统。换句话说,孙权难以使用五德之说宣示孙吴的正统性。

孙权称帝

最终,孙权选择的合法性建构是直接来自于上天,宣称自己的皇权直接来自于天命,这就直接超越了“汉”。在孙权即位告天文中有这样的文字: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逐夺神器,丕子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于汉,汉世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微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惟尔肝神飨之,左右有吴,永食天禄。

在告天文中,孙权称汉朝的天命与气数已尽,皇帝之位因而空悬;孙权以天命不得不受,因而登基成为新的天下共主。但是根据文义,孙权登基为帝的合法性来源是上天,与汉朝没有继承关系,也只字不提孙吴在五德次序中的位置。显然孙权刻意回避恢复或继承汉室的课题,如此也就不会与曹魏或蜀汉的正统发生冲突。抛弃了“汉”字招牌,孙吴政权径直对接的就是天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