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友情叫李白和杜甫,有一種粉絲叫杜甫。

李白和杜甫相差十一歲,也是好朋友,杜甫有很多首詩都是寫李白的,也是嚮往李白的那份瀟灑和不羈吧。

他們在洛陽相會時,杜甫寫“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亦有梁宋遊,方期拾瑤草”,寫出了同李白的惺惺相惜和不由自主的讚歎之情。

洛陽相識後,兩人志趣相投,組隊一起去旅遊,一起玩得再久也要分開,於是在山東分開的時候杜甫又寫了一首詩贈給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

李白因爲奸人所害,被貶。既是在爲李白報不平,也是在爲自己。用詞很狂放傲骨,也正表現出了李白的性格,杜甫懂李白,瞭解他不爲權貴折腰的氣魄,也是佩服他這種個性。

兩個有才華的詩人,杜甫寫了詩,李白怎麼會不寫呢,於是李白寫了“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送給杜甫。

如今就要離別,不知道往何處飄零,縱然傷感,那就把感情都放在酒裏,喝下去。

感情深,一口悶。李白給杜甫的詩極少,大概彼時李白已經是名揚天下,杜甫仍舊年少。

他在《飲中八仙歌》這樣寫:“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盛讚他的文才,這也是被大家所認同的,還說他醉酒之後,天子呼來不上船。

雖然可能誇張,但卻寫出了李白狂放不羈、傲世獨立的性格特徵。

大多數還是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完全是一副迷弟人設。

連夢裏都是李白的身影,“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還連續夢見了三天,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至從山東分手後,一直沒有見過。

杜甫對李白這麼崇拜,卻好像再也沒有見過了。聽說他的近況後,又有點擔心,於是寫了一首《不見》,名字很文藝。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這首詩後不久,李白就去世了。好久不見李白了,直抒胸臆,表達熱切的想念之情。此時他們似乎有十五年沒有見過了。

其實李白的狂放不羈只是用來隱飾懷才不遇的悲憤,有幾人不曾有一展抱負的願望,杜甫也一樣,只是他們都不曾得到重用。

好久不見,“頭白好歸來”,你回到四川來,我們一起喝酒作詩多好。

杜甫對李白感情之深,從他那麼多首詩中顯而易見,有些時候那些別人身上的東西,是我們渴望的,卻始終無法得到。

【本文由“詩經情話”新媒體獨家出品,系原創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葉下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